13個車站全部是島式

  13個車站全部是島式

  記者了解到,地鐵的車站站臺形式可以分為島式、側式和混合式。R3線一期13個車站都是島式車站。什么是島式車站呢?有關人士介紹,地鐵最常見最標準的都是2層車站,一般來說,換乘車站會是3層的。“地下車站一般挖深在12米到14米,都是島式車站。”該人士說,島式車站就像置身在一個環形的小島上,以小島為中心,可以向著自己想去的方向走,不用擔心走錯方向再去別的車站更換。

  具體來看,島式車站在中間,舉個例子,一個地鐵車次有向南的,也有向北的,車站就在雙向車次的中間,這樣一來,乘客就不用擔心因記錯了線路,坐錯方向了,站在一個站臺,就可以同時選擇向南還是向北。

  “這跟現在的BRT車站是一樣的。”該人士說,車站也是在中間,市民買票后,可以在站臺上選擇所去的方向。“這也是島式車站區別于側式等其他車站的便利之處。”

  “相比側式車站,島式車站的工程造價成本要低,為了便于市民乘坐地鐵,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把車站都做成了島式的。”

  設有ATM機、便民小餐廳

  地下兩層車站,每一層的功能是什么?該人士說,以龍奧站為例,地下一層是站廳,這是乘客檢票購票的場所,地下二層是站臺,乘客候車上車的地方。目前在地下一層預留了便民服務設施,50平米至100平米之間,有銀行ATM機、自動售貨機,還有便民小餐廳,方便乘客。

  “地下三層車站比兩層的多了一個設備層。”該人士說,設備層主要有車輛設備、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及電纜夾層、車輛配電室等;第二層為站廳層,設有售票、檢票、安全檢查、自動服務設備、乘客服務中心,從車站外有配套的步行和自動梯可以進入;第三層為站臺層,也就是軌道和候車區,車輛將從三層通過。二層和三層之間有扶梯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