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省9所高校率先試水綜合評價招生。除了中國海洋大學和哈工大威海分校,其余學校19日同日開考,包括駐濟的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和山東財經大學。測試的主要形式,山師大和山財大采用的是“無領導小組討論”,山東大學采用了5輪面試來選拔合適的人才。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盡管首次試點的綜合評價招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其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正面推動,還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針對考生和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問題一 綜合測評面試怎么考?
山大進行了5輪面試
當天,山師大的測試是在長清湖校區(qū)的圖書館內進行,考生們從早晨7點半就開始入場。每五名考生一個小組,每個考場有5位面試官,而考生們抽到試題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就需要開始展開討論,甚至是辯論。
上午11點,山財大燕山校區(qū)的考點內,考生們也通過面試的形式進行測試,由于學校招生的專業(yè)集中在經濟學、金融學等幾個特色專業(yè),因此,面試的題目也主要是一些商業(yè)案例,看學生們在面試過程中的表現(xiàn)。
最讓人感覺恐怖的,莫過于山大的車輪戰(zhàn)。學校要求,每名考生都需要通過五輪面試,分別為“人文素養(yǎng)”、“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個性特長”、“外語能力”。
當天,僅有山師公布了面試試題。文理科不一樣,其中文科包括給母校寫對聯(lián),如何給爺爺奶奶、姥爺姥娘家的房子裝修等,理科包括阿爾法狗大戰(zhàn)圍棋天才李世石等題目。在山大的考題中,一名考生回憶,她被問及“如何給老虎制定法則”、“如何將信息保存千年”等一些看似怪誕的題目。
問題二 能真正測出考生水平嗎?
考核不僅僅局限于說話多少
不少考生和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千奇百怪的試題,真的能區(qū)分不同的學生綜合水平嗎?
記者采訪中獲悉,其實,考官們的手中,都有一份完整的打分系統(tǒng)表格,像山師大的測試,由于招收的是師范類專業(yè),那么,考生的儀表儀態(tài)、口頭表達、書寫展示、思維品質、專業(yè)素養(yǎng)與潛質、特長展示等各個方面,都會被考官注意到,只要踏入考場,考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進入了考試環(huán)節(jié),而不單單是對一個題目有多少話說那么簡單。
而對于考生和家長們擔心的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xiàn),事實上,考官都有嚴格的評判依據(jù)。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那些話多、活躍的考生,并不一定就是得分最高的考生,而那些發(fā)言少的考生,也不一定得分就少,而在無領導小組討論中表現(xiàn)突出的,無非就是那些觀點新穎、論據(jù)充分,而且,在做總結發(fā)言的考生當中,如何能夠快速、準確地歸納每個發(fā)言者的觀點,也是對他們能力的重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