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4年就開始實施的“藥品加成、以藥養醫”政策,即將在山東進入歷史。6月1日零時起,33家駐濟省部屬醫院一同進入改革軌道。這將給市民看病帶來怎樣的變化?30日上午,駐濟省屬公立醫院改革媒體通氣會上,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衛計委、省物價局等多部門就改革舉措進行解讀。
記者獲悉,新政實施后,患者就醫會出現“兩降一升”的情況,即患者的藥品費用降低、大型設備檢查費降低,醫療服務費用增加。以市民關注的檢查費為例,1.5T核磁共振從960元降至550元,降幅近半。但體現醫生技術價值的手術費上調,難度最大的四類手術費上調75%。
哪些價格下降?藥品:價格普降15%
此前,本報已經報道,從6月1日零時起,駐濟省部屬醫院將實行藥品零差率。根據此前加價舉措,意味著患者藥費負擔至少降低15%。
“取消公立醫院的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后,補償機制將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由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醫療服務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省物價局價格二處處長陳洪湖表示,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政府補償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過醫院加強核算、節約成本解決。
檢查:越貴降得越多
據測算,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類項目價格總體將降低20%以上。記者發現,此前檢查費越貴的項目,下調的價格越多。
以幾個常見項目為例:
1.0T以下核磁共振400元降至350元
1.5T核磁共振960元降至550元
普通CT掃描80元降至50元
64層以上螺旋CT掃描520元降至400元
冠狀動脈成像600元降至450元
哪些價格上調?手術:難度大的漲七成多
此次醫療服務價格上調的部分,遵循不同級別醫院分級定價,不同難易程度項目、不同專業技術職稱醫生的診察價格保持適當差價。
一級手術 10%
四級手術 75%
六歲(含)以下兒童加收 20%手術項目可上浮10%
還是以幾個常見項目為例:
全身麻醉2小時900元提至2小時1260元
剖宮產術1000元提至1350元
闌尾切除術1000元提至1300元
心臟移植術12000元 提至21000元
白內障截囊吸取術500元提至650元
結腸癌根治術2480元提至4340元
胃癌根治術2480元提至4340元
肝癌切除術2400元提至4200元
斷肢再植術2380元提至4160元
自體腎移植術3500元提至6120元。
診察費:融入掛號費后接近30元
掛號費診察費合并為診察費
西醫診察費6—25元 中醫辨證論治費9—28元 急診診察費10元住院診察費28元
床位費:由各院自主變統一定價
此前,非普通病房由各醫院報給物價局核準,此次調整后,價格統一上調。單人間還是由醫院自主定價,但不得超過醫院床位數的10%。四人以上普通病房 30元 提至 40元三人間一等 提至 60元三人間二等 提至 50元三人間三等 提至 40元二人間一等 提至 80元二人間二等 提至 70元二人間三等 提至 60元
哪些價格沒變?便民門診、血液透析沒漲價
有市民擔心,專家診療費大幅上調,增加門診看病費用。對此,陳洪湖表示,對單純購藥及慢性病病人定期檢查等不需提供新的治療方案的,設立便民門診,仍為1元。
同時,對一些特殊疾病患者如血液透析和小兒腦癱患者,透析費用等不做調整。
醫院收入受影響不大:
政府補償+提價部分可彌補九成售藥減收
“‘以藥養醫’”一直被認為是推高醫療價格的毒瘤。”駐濟一家三甲醫院專家告訴記者,多年來取消的呼聲很高,完全依靠藥品扭曲了醫療行為,也導致醫生的技術和勞動價值得不到體現。
省物價局價格二處處長陳洪湖坦言,藥品加成可以追溯到1954年,那時醫院西藥加成在20%至30%,中藥在40%至70%。此后,1961年、1966年下調后,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這個政策在過去財政對醫院投入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對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逐步演變成以藥養醫機制,導致醫院傾向于采購高價藥,出現了開大處方、開貴藥的現象,增加了患者的藥費負擔。”陳洪湖說,醫療服務價格普遍偏低且結構不合理,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知識價值沒有得到體現,直接影響了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藥品加成政策,一度被認為是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原因之一,廣受詬病。
2013年以來,我省分三批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取得初步成效。
陳洪湖表示,此次省屬公立醫院改革,實施“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原則。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政府補償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過醫院加強核算、節約成本解決。取消藥品加成、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檢驗價格與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同步進行,提高醫療服務價格的總量與藥品加成減少收入的80%加上大型設備降價額之和相當,實現總量平衡,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