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下放山東201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13.5億元,可新建高標準農田112.5萬畝,山東73個縣從中受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又到了小麥澆灌漿水時,今年,德州齊河縣農民王景榮澆地特別省心,只要一刷射頻卡,就能讓農田喝上“自來水”。齊河縣馬集鎮后鄭村村民王景榮說,到處都是電配井,幾十米就有一個出水口,一刷卡就能澆地。我這20多畝地,兩天就能澆完了,比原來快了一半多。
引黃河水澆地一直是馬集鎮村民的夢想,但是卻沒錢修建引水的管道和設施。列入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項目后,他們對項目區內的小型水源、排灌溝渠等基礎設施進行改善。其中,僅小型水源工程就建了445處,3.4萬畝農田得到灌溉。畝產增加90公斤,農民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現在,山東已有73個縣被列入國家新增千億糧食產能建設規劃。根據規劃,項目區內的農田每畝地投資不少于1500元,其中國家拿1200元,省里補貼300元。截至目前,整個項目山東境內已經累計投資73.6億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近60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740多萬畝。山東省發改委農經處處長宋偉說,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新增千億糧食產能田間工程,建設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為實現2020年千億斤糧食產能目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