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濟南西站等待乘坐高鐵的市民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市長楊魯豫,他在幾名年輕人的簇擁下走向列車。當天,楊魯豫被調查的消息傳開,和他一起被帶走的,還有其秘書和司機。濟南一些干部議論紛紛,“流傳多年的落馬消息至此終于應驗了”。

書記告誡市長不要“刷存在感”
2012年初,濟南市委書記、市長雙雙換人。山東省委常委、秘書長王敏調任濟南市委書記,泰安市委書記楊魯豫調任濟南市長,二人正式搭班。
2012年,在山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楊魯豫表示“5年內,濟南的地鐵建設肯定要啟動”。此時,不同聲音傳到楊魯豫那里:“濟南是泉城,滿地下鉆洞必定破壞水脈。誰讓濟南泉眼干了,誰就是濟南的千古罪人。”事后楊魯豫得知,這是王敏向他喊話,意在告誡他“書記還在,市長不要‘刷存在感’”。
經過這事,楊魯豫感覺到王敏的霸道,他通過間接渠道向王敏“示好并示弱”。楊自稱是官場的“中老年人”,“濟南市的事兒,全憑王書記說了算”。
即便如此退讓,王敏還是令楊魯豫覺得“步步緊逼,沒有發揮空間”。有時楊魯豫也會向心腹抱怨幾句,“好歹我也是個市長,完全無所作為,以后地方志上不好看。”
事實證明,楊魯豫擔任濟南市長的4年時間,政績的確乏善可陳。但在他任上,濟南GDP總量在山東省內一直無法擺脫“千年老三”的地位,反而被青島、煙臺越拋越遠。“進位”之說淪為笑柄。
王敏落馬后,楊魯豫擔心自己的問題被牽出。但時隔一年,楊魯豫仍穩坐市長位置,他開始放松下來,并想重塑自己的市長形象。恰在此時,山東山水控制權爭奪愈發激烈,這在楊看來是重塑形象的絕佳時機。
山東山水是山水水泥的附屬公司,天瑞集團于去年底取得山水水泥的實際控制權,并與原實際控制人張才奎父子發生糾紛。
“為穩定山東山水公司運營,維護濟南金融穩定”,去年12月7日,濟南市政府派駐工作組進駐山東山水。山水水泥認為,此舉已構成非法干擾公司合法經營,遂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對濟南市長楊魯豫及副市長蘇樹偉的訴訟。
訴訟大戰尚未正式開啟,楊魯豫即落馬。山東山水一名工作人員說:“形象尚未重塑,就徹底坍塌了,楊市長夠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