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下陷、墻皮脫落、房屋漏水、冬季無供暖……這讓居住在嶗山區蒙地卡羅廣場小區的業主們苦不堪言,2013年至2015年期間,業主委員會兩年內三次委托專業鑒定機構鑒定出房屋為危房,多次向政府反映卻被駁回,目前60%的業主已經搬出小區居住。相關部門稱,由于房屋未到使用年限,建議業主與開發商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業內律師稱,危房涉及到公共利益,政府有責任進行第三方鑒定,解決危房問題。

  守著危房數十年,就像在住“水簾洞”

  “我們小區的房子實在是住不下去了,幾乎家家都漏水,地面下陷,住著心里一點不舒服。”近日,家住嶗山區海爾路蒙地卡羅廣場小區的居民劉女士向本報反映,所住的房子問題重重,成了危房,但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5月8日,記者來到位于嶗山區海爾路與遼陽東路交界處的蒙地卡羅廣場小區,在劉女士及多位居民的帶領下,對“危房”進行了了解,蒙地卡羅小區建于1996年,由于年代較久,小區6幢居民樓的外墻墻皮都有不同程度的脫落,在墻根部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紅磚。在小區3號樓2單元一樓,地面大面積斷裂,并出現了下沉現象。“這個地方斷裂很久了,怕行人走路掉下去,我在地面上鋪了木板。”小區居民王女士說完將手伸到斷裂的地面下,只見王女士的半個胳膊已經伸到地下,但仍觸不底。

  “不僅地面下沉,樓房也開始漏水,基本上是樓上衛生間洗澡,樓下就開始小雨,像住‘水簾洞’。等到下大雨的時候,整個小區就成了池塘,經常是水沒到膝蓋。”王女士介紹,小區居民家中一半以上存在漏水的情況,去年冬天70%居民家中的水管被凍壞了,很多業主受不了已經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