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休漁期后海鮮價要漲

  記者走訪島城水產品市場發現,市民常吃的梭蟹、大蝦、黑頭魚、鱸魚等海鮮價格整體較平穩。6月1日休漁期即將到來,屆時海鮮數量肯定會減少,因而價格肯定會普漲,但大概能漲多少呢?

  張林預測,按照往年經驗,進入休漁期后海鮮價格會普漲一成。他透露說,休漁期后價格會出現較大增長的多是魚類品種,例如小黃花魚、鼓眼魚等品種。

  青島櫸林山農貿市場水產批發商賈海洋也提到,依據經驗,休漁期開始后梭蟹等價格漲幅不會很大,因為本地梭蟹退市后,南方梭蟹還會大批量供應。“去年休漁期開始后,比管魚由每斤十幾元漲到二十幾元,今年也會漲。”賈海洋說。受高端消費下滑影響,鮑魚、海參、本地梭蟹等中高端海鮮批發和零售數量都不及往年,這也拉低了海鮮批發和零售總量。

  “根據以往經驗,休漁期間市場鮮活海鮮交易量將下降。”賈海洋說,本地的海魚種類、數量都將減少,蝦的交易量會有所降低,而貝類、螃蟹供應量則變化不大。“海鮮價格也會隨著貨源減少而略有上揚。”他還提到,市民不必擔心海鮮供應量,進入休漁期,島城除儲備冷凍海鮮和人工養殖海鮮陸續投放市場外,南方地區養殖的低價海鮮也將逐步上市。雖然市場里活魚、活蝦會減少,但品種不會有太大變化。據了解,本地的養殖蝦一般要八九月份才能上市,比南方延遲2-3個月,但來自廣西、廣東等南方地區的養殖蝦將會填補這一空缺,同時來自于東南沿海的養殖螃蟹也對本地市場形成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