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收入提高遠跟不上彩禮水漲船高,大擺宴席要了面子、鋪張浪費卻丟了“里子”……說起結婚的陋習,許多人感嘆并非奇葩婚鬧一項。淄博各方專家對此提出建議:結婚圖的是喜慶,講的是意義,陋習使婚俗變味,大家應共同努力將其摒棄。
本報記者李超
彩禮十年漲四倍結個婚壓力山大
說到結婚,肯定要提到彩禮,在訂婚時男方普遍會送給女方一些現金和首飾當做彩禮,但是近年來彩禮卻節節高,給男方帶來不小壓力。
從十年前的“萬里挑一”、“兩萬一千八”、“三萬一千八”,到現在的五萬一千八、“萬紫千紅”等。在淄博地區,目前普遍的彩禮是五萬一千八,這個標準大約能占到九成,加上首飾,光彩禮錢就要七萬多,還有結婚花費、度蜜月花費等,沒有十萬塊錢,就甭想結婚。
結婚當然離不開婚宴,而被廣為詬病的是婚宴浪費,一大桌子飯菜,到最后只吃了一點,雞、魚、肘子還有四喜丸子,很多到最后都沒有吃完,甚至都沒有動,造成了很大浪費。
有婚慶司儀介紹,他曾經接了一個婚慶,當時標準是一桌兩千多,訂了11桌,但是人來得不多,人員零散坐著,本來每個桌安排10個人,但是有的桌子上只坐了兩三個人,最后的結果是每個桌子的飯菜都動了,但是每桌飯菜都剩下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