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某移動社交APP對千名用戶的平均通話時長進行了網(wǎng)絡調查,調查顯示:和父親通話時長最短,18秒;母親次之,8分鐘;戀人,20分鐘;閨蜜,47分鐘。
調查顯示有八成該APP用戶表示自己記得今年的母親節(jié)是哪天。雖然平日和媽媽的平均通話時間為8分鐘,不及閨蜜和戀人,但在母親節(jié)當天,如果不能陪媽媽過節(jié),也會打去電話陪她聊會兒天,并買好禮物郵寄回去。
該APP產(chǎn)品負責人也表示:對于母親來說,收到子女的禮物當然開心,但是她們更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和尊重,打電話仍然是國人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工具,如果自己不在媽媽身邊,不管是不是母親節(jié),能多陪媽媽打個電話,聊聊天也是好的。
根據(jù)調查,在煲電話粥這件事上,女人絕對是重友輕色的,閨蜜的平均聊天時長最久,甚至是戀人聊天時長的2倍多。
但通話時間短,就代表感情不深厚么?并非如此。網(wǎng)友“阿基米德”分析:友情、愛情、親情三種不同情感的溝通目的不同:與父母的溝通更多的是實際層面的考量,比如身體、物質等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實際的幫助;而與朋友和戀人之間,更多的是情感、情緒層面的交流,這是導致通話長短的原因之一。(記者/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