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記者在威海市社會福利院看到了厚厚一摞《殘疾人證》,這是工作人員剛剛為35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領來的。至此,這35人全部辦理了居民身份證,成為擁有威海戶籍的正式公民,還辦理了《殘疾人證》和醫療保險,全面享受市民待遇。據了解,這是我省首次為流浪乞討人員集中辦理落戶手續。

  近幾年,威海市社會福利院先后接收了35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因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體殘疾,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實身份,無法與親屬取得聯系,也無法取得合法身份,因而不能辦理各類保險,無法享受各種社會救助。長期以來,他們的醫療費用、生活費用等都由福利院解決?!懊吭聝H醫藥費支出一項就高達2萬多元,還不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費用?!备@恨k公室主任邵君說。

  為了結束他們的“黑戶”身份,讓他們享受社會保障,獲得人格尊嚴,福利院多次與相關部門聯系爭取解決,但由于沒有相關的政策依據,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去年,《民政部公安部關于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見》政策出臺,規定超過三個月仍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滯留人員,公安機關應予以辦理落戶手續,民政部門要及時將其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落實社會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