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專家多有些是“走穴”的

  距離預產期還有3個月,最近市民孫女士一直在琢磨自己該去哪里生產,聽說民營婦產醫院條件優越,她曾專程去實地考察了一番,最終她還是決定到公立醫院生產。

  “多花幾萬塊錢我倒不在乎,關鍵是對民營醫院的醫生不放心。醫院有多少知名的專家?萬一生產過程中發生意外,大夫能不能及時進行處置?這些都是我最關心的問題。”孫女士表示,盡管院方工作人員曾反復承諾,在技術上沒有問題,有的甚至自稱“三十余位省立醫院、齊魯醫院、濟南婦幼專家坐診”,但她仍感覺有些不踏實。

  “到底有哪些專家成謎,有的說是專家從北京來,有的說是來自省級公立醫院,實際上到底實力咋樣,我心里沒底。”孫女士說。

  作為濟南某公立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4月2日,王芳(化名)告訴記者,她也曾接到過一家民營婦產醫院的邀請,希望她能每周抽一天時間前去坐診,但是在經過仔細觀察后,她沒有答應。“有的民營醫院在硬件條件上確實很好,環境優雅、儀器設備先進,比部分公立醫院都好,可見確實是投入了不少資金,但專家技術這方面是他們的軟肋。畢竟每個產婦情況不一樣,生育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專家的技術和經驗非常重要,晚幾分鐘可能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王芳告訴記者,此外社會上對于民營醫院存在一定的偏見,信息不透明、社會認可度低,這些都是制約民營醫院發展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