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張洪英說,社工機構大多以政府購買的方式,為社區特定對象提供服務,自2010年5月我省首個政府出資購買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項目“快樂老家”,在濟南市市中區舜玉街道辦事處開展后,政府購買成為社工機構運行的主要方式。目前,我省社工機構已發展到100多家,濟南市已有近20家,數量比去年翻了一倍。
每月工資2000多,壓力大?!俺鲎摺?/strong>
雖然社工人數不斷上漲,但蘇建的同行們卻不斷逃離這個職業。劉暢(化名)是承擔空巢老人服務項目的社工機構負責人,在她承擔項目一年之中,五名同事已有三位辭職了,一個社工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工作了1個多月的時間,就辭職考研了。
劉暢說,待遇低、壓力大成為不少社工逃離的主要原因。以濟南市為例,目前濟南專科、本科、碩士專職社工的工資標準分別為2200元、2400元、2800元。劉暢坦言,社工的壓力和工作強度較大,這些工資很難留住人。劉暢項目的服務對象是近千位老人,但只有三個人駐守在社區。
但是盡管人手緊張,劉暢卻沒有招人的打算。“政府資金只有20萬元,項目期是1年零3個月,工資就占去了60%,其他還有服務類支出、行政類支出和宣傳類支出,資金運行非常緊張?!?/p>
而劉暢并不是單獨的個例,在宣傳活動現場,記者咨詢了五家社工機構,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百Y金和人員短缺,是制約社會工作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