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 保健品當成藥品賣
上海消費者邱先生在自家報箱取報時發現有一大信封,拆開見是一張中醫藥類的小報,打開一看赫然寫著:千年傳世秘方重見天日,我可以向全國人民保證,只要吃上某某膠囊保證用一個好一個!邱先生因患有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種疾病,時間長達十余年,花錢多,效果差,苦不堪言。見有如此好的“神藥”,喜出望外,立馬打電話訂藥,快遞公司把“藥”送來了,因是傍晚看不清,他就付了2280元。第二天打開一看,哪里是藥呀,其實是保健品,其功效是提高免疫功能。他立馬打電話要求退貨,商家說你沒有吃過怎么知道對冠心病、失眠、便秘等沒有效果呢?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案例9 網上維修電話坑人
北京七十八歲的戴女士投訴說,2015年7月的一天,家里的熱水器突然壞了。她女兒在網上查到一個維修電話就報修了,下午四點多來了兩位工人,簡單問了情況,就開始拆熱水器,隨機取下一根金屬棒,又裝進去。同時放進四根像鋼筆長短的金屬棒。最后就開單交款,每根金屬棒720元,用了四根,2880元,加上工錢開價3100元。戴女士后來得知被騙。
案例10 互聯網金融設陷阱
為了把老年人拉進互聯網金融中,有些公司還組織老年人免費旅游、實施送米、送油等恩惠誘惑,承諾高收益等,這些老年人在起初嘗到甜頭后,就放松了警惕不斷往里投入,甚至把賣房款也放進去,直到公司出事、老板跑路,這些老年人才如夢方醒,病倒住進醫院。(原文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