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頻道曝光被稱為“找娃神器”的兒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漏洞,易被黑客攻擊導致孩子日常行走軌跡及家長個人信息等隱私泄露,引起不少家長恐慌。目前兒童智能手表在濟南銷售怎樣?家長們對智能手表存在的安全漏洞又有何看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一個班內有五六個孩子戴智能手表

  日前,記者在濟南一小學三年級的一個班級內看到,全班48名學生中,有五六名學生手腕上戴著兒童智能手表。“知不知道陌生人可能會通過這個手表了解你的行蹤?”對于記者的詢問,一女孩搖搖頭,告訴記者這是媽媽給她買的,從去年9月份開學時開始戴。另外幾名戴兒童智能手表的學生也都表示不知道這只外觀看起來很漂亮、又很實用的手表存在安全隱患。

  3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泉城路一家數碼品牌賣場的兒童智能手表銷售專柜探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專柜出售的智能手表分為老款和帶防水功能的新款兩種,售價分別為598元和798元。兒童智能手表除了擁有普通手表的計時功能外,還有實時定位、通話、微聊、作息計劃、計步及文字接收等許多功能,頗受孩子及家長們歡迎。“一天能賣出10多塊。”該銷售人員表示,趕上過年節假日,來買手表的家長還會多。

  記者提出想給孩子購買兒童智能手表,但擔心隱私泄露。銷售人員稱,央視曝光兒童智能手表安全漏洞后,總部已專門與各經銷商和專柜進行了溝通,要求在銷售的過程中告知消費者該品牌兒童智能手表的安全性。“目前我們的電話手表采用的是加密技術,相當于防火墻的功能。我們的APP和服務器的傳輸是帶有簽名校驗的,能有效防止第三方修改數據,APP也是加密的,能有效防止黑客破解,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該導購說。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有兩三個家長來咨詢智能手表,雖然都沒有下手買,但家長在為孩子買智能手表時更看重品牌和口碑,沒有人關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過分依賴電子產品保娃安全不是常態

  連日來,記者在學校門口隨機采訪了一些家長,發現安全漏洞問題被曝光后,對于是否還會為孩子購買兒童智能手表的問題,有的家長很謹慎,不準備再讓孩子戴,而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買的是大品牌的,安全隱患應該不會出現。

  小石頭在一所寄宿制的小學上四年級,為了與家人方便聯系,媽媽在一年前給他買了一塊智能手表,他一直佩戴至今。“您是否知道兒童智能手表被曝存在安全漏洞?”接受采訪時,小石頭媽媽說:“那些有安全漏洞的手表應該都是一些小品牌的,像這種知名品牌應該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我看其他小朋友用著效果都很好,定位也挺準確的,而且全國用電話手表的用戶那么多,不會這么巧就被黑客攻擊吧。”而比較謹慎的家長馬先生則表示,自己不會再讓孩子佩戴智能手表了。“過分依賴兒童智能手表的定位功能,反而會讓家長放松警惕。我覺得與其花錢購買這些電子產品,還不如自己平時多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識。”馬先生說。

  國家對這類手表無統一規范

  兒童手表信息泄露能否從源頭堵住呢?據悉,廠商在普通手表增加聯網功能之后,會有一個自己的的后臺服務器,這臺服務器充當著中介樞紐的作用。家長的手機跟孩子的手表間會通過這臺服務器進行中轉來通信。“若想堵住這個安全漏洞,需要對服務器的訪問者進行嚴格的篩查,這需要生產方對信息安全足夠重視。”一名網絡開發的研發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國家對于兒童安全手表等智能穿戴設備還沒有統一的規范,這類產品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質量參差不齊。“但既然它的首要功能是安全,就現在的情況看來,安全漏洞導致孩子安全存在隱患,令人擔憂。”有業內人士表態。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