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開的花多為淺色,顏色艷麗的花則開得較晚
只要細心留意就會發現,通常早開的花朵多為黃色、粉色等淺色,而花色濃烈鮮艷的花則開得比較遲。另外,“花花世界”里最少見的是黑色和棕色等顏色的花朵。關于植物花朵的顏色,其中包含著諸多奧秘。
“花朵含有花青素、花黃素、類胡蘿卜素等物質。花青素能根據葉片的酸堿度和周圍環境的溫度高低而呈各種顏色。而每一種植物體內的酸堿性都不一樣,呈現出來的花色自然不同。”某權威植物學家曾表示,海拔較高的寒冷地帶通常開出淺色花朵,而生長在熱帶的植物花色則較艷麗。總體來說,花朵顏色受溫度影響。由此可以推斷,早春氣溫較低,所以開花的多為迎春、山桃等黃色、粉色花朵,隨著氣溫不斷升高,4月份盛開的花顏色更加鮮艷。到了5月份,芍藥、月季、石榴等相繼開放,其花朵大都顏色濃烈。
那么為什么黑色、棕色的花很罕見呢?劉淑芹介紹:“總體來說,這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結果。花朵主要是為了吸引昆蟲前來傳播花粉,鮮艷的花更易吸引昆蟲。而黑色、棕色等花朵無法吸引昆蟲前來,也就很難實現傳粉和授粉,從而導致其繁衍相對較難。所以現在,黑色、棕色等深色的花朵較為稀少。”哪些花先開花后長葉,哪些花先長葉后開花
現在這個季節,只見迎春開花,卻不見它的葉在哪,這是咋回事呢?原來植物世界里就是有先開花后長葉的,當然也有先長葉后開花的。“一般來說,春天開花的植物,它們的葉和花的各部分都在上一年的秋天就已長成并包在芽里。到了第二年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各部分的細胞很快分裂生長起來,花和葉就伸展開來露在芽外面,形成開花長葉的現象。”劉淑芹稱,像迎春花,其花芽生長所需要的溫度比葉芽生長需要的溫度低,初春的溫度較低,已滿足花芽生長的需求,卻沒滿足葉芽生長的需求,所以就出現了先開花后長葉的情況。而先長葉后開花的植物正好與之相反。
由此可見,植物先開花還是先長葉主要是由花芽或葉芽對生長溫度的要求不同所決定的。常見的先開花后長葉的有迎春、臘梅、玉蘭等。先長葉后開花的有月季、海棠、芍藥等。
劉淑芹稱,通常來說能結果的植物一般都是先開花后長葉,其中道理很簡單,只有先開花才能順利完成傳粉、授粉,從而完成繁衍、結果。隨后葉片長出,再來為結成的果實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