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布文件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但濟南不少開放式小區,多年來飽嘗人來車往、治安衛生差的苦處,悄悄關上或部分關上了大門。濟南市燕子山小區就是一個例子。

  記者了解到,燕子山小區去年10月開始半封閉,請來物業公司專業管理。

  1410戶居民買單享受半封閉物業

  作為濟南第一個選聘物業企業管理的開放式小區,從去年10月1日開始,濟南燕子山小區物業管理正式啟動。燕子山小區東區、西區、南區1410戶居民享受到了“半封閉”式物業服務。

  “燕子山小區是1987年興建的,是全國第一批開放式住宅試驗社區,如今將近30年了,長期以來一直依靠政府來管理,但很難解決一些困難,所以我們就聘請專業的物業公司來管理。” 燕子山社區居委會主任于永鋒介紹,經過工作,同意引進物業、交納物業費的業主達七成以上,后來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了物業管理公司。

  “去年10月1日,物業駐社區接管社區事務。”于永鋒說,前期物業費用,政府有一定補貼,隨著逐漸推進,物業費主要由業主買單。“燕子山小區將成為濟南市真正意義上引進物業管理、由居民買單的開放式小區。”

  庭院門口設道閘公共區域未納入管理

  于永鋒介紹,燕子山小區的物業管理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封閉式管理,“我們是‘半封閉’管理,只在庭院門口設置了道閘,公共區域并沒有納入管理。”于永鋒介紹,整個燕子山小區有2400多戶居民,這次物業接管的只有1410戶,剩余的是單位宿舍,并沒有納入。

  “之所以‘半封閉’管理,是因為小區有7個出入口、5條道路,有幼兒園、學校、機關單位等,全部封閉不切實際,只能將居民家門口的地方先管起來。”

  據了解,該小區位置優越,屬比較好的學區房,因此房子易手率比較高,大部分房子都買賣過,隨著房主不斷更換,新居民開始意識到了該小區存在的安全、衛生等方面問題,因此,這次物業公司引進才如此順利。

  燕子山小區有數十座居民樓,以及小學、幼兒園等,多條小路在小區內縱橫交錯,由于這些道路連通了和平路、文化東路、燕子山路三條交通主干道,成為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不僅本小區居民,很多外來車輛也從這里通行。隨著居民機動車保有量增多,至2008年左右,停車亂、行車難的問題日漸突出。從2009年開始,燕子山小區開始施行交通微循環,緩解交通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