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山東省醫師多點執業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實施。據悉,自2011年起我省就啟動了醫師多點執業試點,這項制度可以提高醫師資源利用效率、緩解看病難,但該政策試點多年,仍有些“叫好不叫座”。
新政: 醫生不用征得“老東家”同意
2月1日,《山東省醫師多點執業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實施,省城某大醫院專家蘇凱(化名)坦言,原本多點執業的一些政策實際“嚇退”了一些想多點執業的醫生,“現在新辦法規定只要履行報備手續,可能會好一些。”
相比之前多點執業的要求,新辦法做出了更加具體的規定。要申請多點執業,醫生需具備以下條件: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具有中級或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能夠完成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的工作;最近連續兩個周期的醫師定期考核無不合格記錄等。
辦法還明確,在公立醫院擔任院級領導職務的,一般不能從事其他形式的多點執業。
對申請多點執業的流程,辦法也進行了具體規定。首先,想多點執業的醫師要與擬多點執業醫療機構簽訂聘用協議,應約定執業期限、時間安排、工作任務、醫療責任等。然后,擬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向第一執業地點報送多點執業協議副本,履行知情報備手續。之后,便可向擬多點執業醫療機構的醫師注冊主管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注冊完成后,醫師就可以多點執業了。
現狀: 有的醫生更愿私下“走穴”
“多點執業喊了好多年了,但說實話,并沒有很好地落地,我們是很期盼著能更好落地的。”濟南市一家民營醫院院長趙先生說,目前民營醫院大都存在人才難找的困窘。“有些民營醫院內甚至只有幾個有醫師資格證的大夫。”
同時期盼醫生多點執業政策落地的還有農村地區的農民,他們平時想看個專家,還得跑到城里甚至濟南。
早在2011年,我省正式啟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最初在濰坊、東營市實行,隨后范圍擴大到全省。然而試點進行數年,多點執業仍有些“叫好不叫座”。
據了解,從試點啟動以來,我省僅有幾百名醫生申請多點執業,且其中很多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多點執業,因為大部分是離退休醫生,或在同一醫療集團內不同單位執業,或者是到對口合作醫療機構執業等。
與此同時,大多數醫生則熱衷于私下“走穴”。“醫院不會發自內心地支持醫師多點執業,我們干嗎觸那個霉頭,還不如私下做點私活。”蘇凱介紹,他們寧愿暗地“走穴”,也不愿去注冊多點執業,“單位不高興了,自己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