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招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官方微博,“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劉盛蘭老人因高齡多臟器功能衰竭,于2016年1月16日5時30分在市人民醫院安然離世,享年93歲。

劉盛蘭是山東省煙臺市所轄的招遠蠶莊鎮柳杭村一位孤寡老人,靠拾荒度日。劉盛蘭是山東省煙臺市所轄的招遠蠶莊鎮柳杭村一位孤寡老人,靠拾荒度日。

  20年來,他幾乎未嘗過肉味,卻將拾荒得來的10多萬元人民幣慷慨捐給了全國各地100多個貧困學子,自己每年的生活支出不過千元。其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令無數人由衷感動。

年輕時的他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年輕時的他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

  1996年就開始拾荒助學。17年來,他總計捐資助學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劉盛蘭把所有積蓄都捐了出去,多年來節衣縮食,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撿來的,吃的菜也是從菜市場里撿來的。雖然別人都認為他“干的是積德行善的事,過的是乞丐一樣的生活”,但劉盛蘭自己卻感覺非常心安。劉盛蘭把所有積蓄都捐了出去,多年來節衣縮食,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撿來的,吃的菜也是從菜市場里撿來的。雖然別人都認為他“干的是積德行善的事,過的是乞丐一樣的生活”,但劉盛蘭自己卻感覺非常心安。
這些年來,他沒嘗過肉味,沒添過新衣,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可卻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在老人的房間里有一個他珍藏的藍色布袋,里面裝的是匯款單和孩子們寫的成摞的信件,有的甚至不知道劉盛蘭性別,稱呼他“劉奶奶”、“劉阿姨”。這些年來,他沒嘗過肉味,沒添過新衣,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可卻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在老人的房間里有一個他珍藏的藍色布袋,里面裝的是匯款單和孩子們寫的成摞的信件,有的甚至不知道劉盛蘭性別,稱呼他“劉奶奶”、“劉阿姨”。
2014年2月10日,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頒獎中,劉盛蘭光榮入選“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2014年2月10日,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頒獎中,劉盛蘭光榮入選“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

  劉盛蘭老人曾獲榮譽

  2005年1月,在CCTV感動中國之“長城杯”感動煙臺2004年人物評選活動中,劉盛蘭老人以高票當選“感動煙臺”年度人物。

  2012年1月,煙臺市第三屆道德模范舉行頒獎典禮,劉盛蘭當選助人為樂道德模范。

  2013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獎”頒獎儀式上,劉盛蘭獲得“感動獎”。

  2014年2月,劉盛蘭獲得“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

  2015年11月,劉盛蘭獲得“山東省道德模范”、“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2015年12月,劉盛蘭獲得第九屆“中華慈善獎”。

  中新網煙臺1月16日電(王嬌妮)記者16日從山東省招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官方微博獲悉,93歲的拾荒助學老人劉盛蘭因病于16日晨離世。劉盛蘭曾當選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去年獲得“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劉盛蘭是山東省煙臺市所轄的招遠蠶莊鎮柳杭村一位孤寡老人,靠拾荒度日。20年來,他幾乎未嘗過肉味,卻將拾荒得來的10多萬元人民幣慷慨捐給了全國各地100多個貧困學子,自己每年的生活支出不過千元。

  招遠蠶莊鎮郵局的一名投遞員稱,劉盛蘭經常騎著一輛舊自行車跑十幾里路到郵局為各地貧困學子寄錢。老人寄錢時拿出的經常是一分一角一塊的零錢!

  劉盛蘭最珍惜的東西是孩子們寄給他的信,他總是抱著一個“枕頭”,里面裝滿了他資助過孩子的回信和照片。

  劉盛蘭拾荒助學的事跡引起關注后,當地政府部門每年為老人提供補助,社會好心人還為老人捐錢捐物。可老人除一小部分錢物用于生活外,幾乎又全部捐了出去。

  2013年8月底,劉盛蘭老人因病住進了醫院。當地志愿者輪流到醫院護理老人,向老人表達敬意。

  如今,曾得到劉盛蘭資助的許多人也投身到公益活動中。煙臺各地還涌現出許多愛心團體,延續劉盛蘭捐資助學的行動。

  山東煙臺四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該市目前有50多萬志愿者,并涌現出700多個志愿服務組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