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蘭老人生前觀看“感動中國”直播照片  劉盛蘭老人生前觀看“感動中國”直播照片
 老人生前向大眾網記者講述老人資助過的孩子  老人生前向大眾網記者講述老人資助過的孩子

  大眾網煙臺1月16日訊 曾獲得“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的拾荒助學老人劉盛蘭,因高齡多臟器功能衰竭,于2016年1月16日5時30分在招遠市人民醫院去世,享年93歲。

  劉盛蘭侄子劉建喜稱,劉盛蘭一直腎不好,最近腎功能出現些問題,出現了尿血的情況。劉建喜告訴大眾網記者,老人走時非常安詳,并未留下什么遺言。“生病期間為了不影響孩子們學習,都沒讓孩子們知道。”劉建喜表示,老人走后,他們已經聯系了老人曾經資助過的孩子,孩子們都表示會盡量趕來參加老人的送別儀式。據悉,目前老人已運送殯儀館,送別儀式擬定于18日早上9點舉行。

  劉盛蘭出生于1922年,是山東省煙臺招遠市蠶莊鎮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年輕時在天津的貿易公司當學徒,后來在招遠一家黃金機械公司當保管。老人一直都沒有子嗣。1996年,已經74歲的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于是就想到了助學。

  為了完成資助,劉盛蘭每天清早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喝上一碗白糖水,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只要知道有孩子上不起學,他就會把手頭的錢寄過去。少則三五十,多則好幾千元,只要見到貧困的學生,劉盛蘭都給予幫助。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因為每月就那么點收入,沒辦法同時分給50多個人,劉盛蘭就這個月給這個寄,下個月給那個寄,一個一個輪流資助。他捐助的學生,從周邊幾個地市很快擴展到全國各地。

  劉盛蘭把所有積蓄都捐了出去,多年來節衣縮食,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撿來的,吃的菜也是從菜市場里撿來的。雖然別人都認為他“干的是積德行善的事,過的是乞丐一樣的生活”,但劉盛蘭自己卻感覺非常心安。10多年來,他沒嘗過肉味,沒添過新衣,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可卻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在老人的房間里有一個他珍藏的藍色布袋,里面裝的是匯款單和孩子們寫的成摞的信件,有的甚至不知道劉盛蘭性別,稱呼他“劉奶奶”、“劉阿姨”。

  2013年8月,劉盛蘭因慢性腎衰竭住院不能繼續拾荒,搬到了煙臺市福盛養老院。在此期間,老人將別人資助的錢和政府的補貼都拿了出來,繼續捐資助學。

  2014年元旦前,劉盛蘭老人因為特別想家,在侄子和社會熱心市民的陪護下,回到了招遠。考慮到冬季天氣寒冷,招遠輪胎西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最終說服老人,將老人接到養老院居住,免費為老人提供食宿,照顧老人生活。從煙臺轉至養老院后,老人曾資助過的學生,都專程從煙臺、濟南、萊州等地來到招遠探望老人。老人曾經對大眾網記者說過,18年拾荒助學,如今這么多孩子看望自己,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

  2014年2月10日,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頒獎中,劉盛蘭光榮入選“感動中國2013 年度人物”。

  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后,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了自己的哀思。網友“不棄”說道:“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每聽到老人的頒獎詞,都會熱淚盈眶,愿老人走好,愿大愛永存人間。”網友“萍水相逢”說道:“看到老人去世的消息,眼淚奪眶而出,您一路走好,感謝您為孩子們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