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交通運輸,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最近,恰逢是“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將拉開大幕之時。回首剛剛過去的五年,在交通方面,濟南人民享受到哪些發展的“果實”?今天起,大眾網將展開濟南交通之“蝶變”系列報道。通過百姓出行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善,來全方位展示濟南“十二五”交通發展的成就,以及“十三五”期間又將有哪些新突破。

  大眾網記者 王宗陽 通訊員 李東

  大膽創新,駕校學員可以自選教練、自定培訓時段;打造18個便民服務站,讓車主辦業務少跑腿;加密客運班線,坐長途車像坐“公交車”……“十二五”以來,濟南市在交通便民方面動作頻頻。交通出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這方面,大眾網記者專門盤點出三個重要關鍵詞。掌握這些“姿勢”,你的出行會更方便。

  關鍵詞一:駕校

  跟教練學車可“看人點菜”

  “十二五”期間,濟南市交通運輸局按照“覆蓋城鄉、合理布局”的原則,合理投放教學車輛。截至目前,濟南共有駕校60所、教練車4109輛、教學設施設備8500臺/套,培訓能力達88萬人,培訓學員85萬人。

  目前,濟南60所駕校具備獨立企業法人資格,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濟南交通部門也專門督導各駕校投入資金2.1億元,用于規范教練場地設置,完善教學設施設備。目前已有55所駕校經專家論證查驗達到國家標準。

  光有硬件還不夠,十二五期間濟南創新試點預約培訓,學員自主選擇教練員、自由選擇培訓時段、自行評價教練員星級。并在全省率先實現駕駛培訓計時系統監管平臺與考試系統聯網對接,駕駛培訓與考試信息共享,確保培訓與考試有效銜接,實現培訓信息傳輸、儲存、監管一體化。據悉,2016年開始,濟南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并逐步開展網上預約支付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