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烤地瓜
“早上那個西北風(fēng)刮的,骨頭都凍透了,恨不得抱著烤爐。”
“當(dāng)時我跟兒子在外面烤地瓜,媳婦在家看家。”石澤文說,那時候他們縣不像現(xiàn)在這么多工廠,年輕人可以到工廠打工,因此他們外出烤地瓜時,一般會帶著自己的兒子。
烤地瓜,石樊魯村有天然的優(yōu)勢。“我們祖祖輩輩種地瓜,接觸的最多的也是地瓜。”開始,他們烤的地瓜都是自己種的。每次外出時,石澤文都會把木板車前后裝滿自家的地瓜。為了賣得多,即便路途艱難,他們也會選擇一些比較富裕的城市。“一個人拉著木板車到青島要走好幾天,我們都是一邊賣一邊趕路。”一旦離開村子了,石澤文和兒子只能風(fēng)餐露宿,尤其是冬天,更令他們苦不堪言。即便是呆在出租房里,因為地瓜不能受熱,他們也不能生火爐。“冬天屋里都結(jié)冰,蓋著好幾層被子也暖和不過來。”提起在外面的日子,石樊魯村的村民記憶猶新。
烤地瓜最好賣的季節(jié)就是冬天,天不亮,石澤文就要推著烤爐趕到人多的地方。“早上那個西北風(fēng)刮的,骨頭都凍透了,恨不得抱著烤爐。”“一出來就是大半年,地瓜賣沒了,家里就會雇一輛拖拉機給我們往這里送地瓜。”因為石樊魯村的地瓜多數(shù)種在山邊,甜度比較高,很受城里人喜歡。盡管村民在外面吃苦受罪,但他們的收入也非常可觀。
另外讓石澤文感到欣慰的是,也就是那個時候,他有機會到各個城市去。“我去過濰坊、淄博,也去過青島,再遠(yuǎn)一點還去過天津。”自從他不賣烤地瓜后,這么多年,他從未到外面看看。因此那幾年的經(jīng)歷,對他而言顯得特別重要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