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泰安古董圈叱咤風云的大亨王英,以融資、借貸高利息的名義,向多位市民許下諾言,如今這位大亨已失聯4個月,近百位市民少則幾萬元,多則三百多萬元的借貸無處追要。

  許多被坑騙數額較大的市民,都是年逾花甲的退休人員,還有認識王英二十多年的老朋友。目前,泰山區及岱岳區法院都受理了市民狀告王英的案子,王英仍處于失聯狀態。

  坑光忘年交,三百多萬只剩堆白條

  “我大半生的積蓄就剩這幾張紙了。”6日,已經退休多年的市民董先生拿出幾張簽名按手印的借條,記者看到,這些借條上的欠款總數額足有三百七十七萬之多,最多的一張竟有二百萬,不少借條上都標注著在今年9月23日還清欠款。但董先生告訴記者,打這些欠條的王英都失聯4個多月了。

  在董先生從銀行調取的打款記錄中,王英及妻子魏某的名字反復出現。在今年7月25日王英從北京一賓館突然失聯前,董先生還心存希望認為王英能夠還上他的錢。

  董先生口中的王英是新泰人,原為泰山嘉木堂紅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老板。從學校辭職下海的王英,曾干過走街串巷賣小東西的生意,也自編自賣過雜志,在被查處非法印制出版物后,涉足古董生意。而董先生原先從事過文物相關工作,也正是古董牽線讓兩人相識。做古董生意讓王英發家,收古董有拿不準的地方,王英就找董先生掌眼,由于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有著20多歲的年齡差距的兩人也算是忘年交,至今兩人已有20多年的友情了。

  從2000年開始,做生意的過程中,王英以融資等理由,向董先生先后借走300多萬元。董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以為生意人難免有資金周轉不開的時候,王英平時為人也仗義,再加上這么多年的感情,利息也不低,自己才敢把錢交到他的手里。

  王英生意隨著不斷借貸中成倍增長,借給他錢的人也越來越多。“他之前在泰安市岱岳區天平街道辦事處開了一個工廠,在紅門路51號有一個古董店兼辦公室,抵押給別人借款,現在都被人劃走了。”董先生說,王英生意輝煌的時候,店里擺著四尊金佛和各種名人字畫、古董,他都在自己借錢的借條上寫“隨用隨取”,想抽回錢也只需要提前說一聲,這讓王英的名聲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