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真招實策不斷推出,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而中央八項規定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把“手術刀”。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并一致同意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小切口”推動“大變局”。三年之后回望,從“八項規定”“三嚴三實”到“反‘四風’”“老虎蒼蠅一起打”,這些如今已是公眾耳熟能詳的詞匯,昭示的是一場深刻的作風之變,變化是如此顯著,又是如此真切,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改變,就在身邊。今起,本版推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三周年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永遠在路上,務必“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系列報道首篇聚焦落細落小落實,關注地方查處細節小事,剖析典型,凝聚共識,以推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編 者
[新聞回放]
一場婚宴觸碰紅線 兩個蘋果上了通報
陜西城固縣蓮花街道辦事處杜家漕村村委會原主任馬衛東報備兒子婚宴規模未獲批準后,遞交辭職申請,后大操大辦婚宴。此后,馬衛東被免去村黨支部委員職務,并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見本版11月25日報道《以辭職回避紀律約束,不行!》)
山東巨野縣田橋鎮政府辦主任魏衍順吃拿商戶兩個蘋果沒付錢,當地紀委認定其頂風違紀,造成不良影響,進行通報并對其給予誡勉談話的處理。(見本版12月2日報道《吃拿商戶倆蘋果 誡勉談話引熱議》)
焦點之一:
怎么看“小題大做”
作風問題無小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嚴管也是愛護
問:根據你們在采訪中了解的情況,基層干部、群眾如何看待相關處理?是否認為“小題大做”?
龔仕建:采訪陜西城固縣村委會主任違規操辦婚宴的過程中,確實聽到不同的看法。馬衛東違規辦婚宴被組織處理后,起初有少數群眾認為他多年未辦過酒席,此次適逢兒子結婚,款待好前來恭賀的客人理所應當。但經過街道辦和村上干部耐心的教育引導和組織討論后,這部分群眾轉變了觀念,對組織做出的處理決定表示理解和認同。馬衛東就算是辭去了村委會主任的職務,也還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起到先鋒模范作用。
潘俊強:到山東巨野縣采訪鄉鎮干部白吃商戶倆蘋果而受到處分的事,接觸了一些干部群眾,他們對于反腐倡廉都沒有意見,而對于干部因“芝麻小事”就被處理的情況有著不同的聲音。分歧的焦點,就是合法合規與人情世故之間如何權衡的問題。有的人認為,吃個蘋果雖不是什么大事,但只要違反規定就得處理。而有的人認為,在基層,完全按照冷冰冰的規定來做工作也不現實。農村有句諺語:“生瓜梨棗,誰見誰咬”,老鄉抓把花生給干部吃,干部卻一味拒絕,會顯得有點不接地氣。
網上有觀點說,紀委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抓大貪巨蠹,抓這種小事小情算什么?但是仔細想想,卻非如此。一位村民說得挺對,別等到病惡化成癌癥了才治,那就太晚了。
再者,基層干部在一線,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關乎黨和政府的形象,更應該嚴格約束。所以,當地紀委抓早抓小,不是“小題大做”。
因受原縣委書記劉貞堅貪腐案的影響,巨野縣至今仍有不少鄉鎮空缺黨政主要負責人。由此而言,“大”和“小”不可偏廢,抓大不放小,關鍵要持之以恒抓下去,干部隊伍才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