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現在買車已經成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求,有了車方便,想去哪去哪。可手頭緊怎么辦?二手車是不錯的選擇,濟南的房先生也是這么想的。房先生一直想買輛二手車,但是朋友告訴他,二手車的車況不清晰,萬一買到大修過的事故車很麻煩,這讓房先生猶豫不決,就在這時,一家專賣二手車的網站進入了他的視線。

  買二手車買到事故車 中介網站推卸責任

  方先生在273交易網站看上了一輛二手車。經過詢問,最擔憂的事故車問題得到了解決,房先生徹底放心了。在這家實體店的幫助下,標價5萬6的車,房先生最終花了5萬8千元買了下來。可是開了沒幾天,房先生和愛人發現這輛車似乎有問題。于是,房先生將車開到了自己附近的一家修配廠,修車師傅的一番話,讓他心里犯了嘀咕。修車師傅告訴他們車輛的局部有整體切割過的痕跡。

  為了核實車輛究竟有沒有問題,記者在濟南市隨機挑選了一家修配廠,并請維修工人進行了檢查。維修工人說,車輛很多部分都不是整的,是拼湊的,焊點也比較粗糙,按照工人的提示,房先生掀起后車門位置的車頂棚布,結果又發現了新的焊點。經過檢查,兩家修配廠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這應該就是輛事故車。”

  隨后,房先生找到了買車的273網站濟南經六路上的門店。工作人員表示,是車主當時隱瞞了情況,得找車主。對于這樣的說法,房先生并不認可,他說,自己根本沒有直接和車主聯系過,所有的交易都是中介來回傳達。一番溝通后,門店同意出面聯系原車主,但至始至終,原車主并未露面。最終,房先生等來了這樣的消息,工作人員表示“真的不是我們騙你,他說是朋友的車。”

  店家說找原來的車主,可是房先生的說法卻也不無道理,自己都沒跟車主接觸過,就連價格都是你們去談的,也收了我的中介費,現在出事了,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呢?房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放心在這家店買車,主要是因為對方一再向他們承諾沒有事故車,如今出了問題卻推卸責任,這讓他很難接受。房先生愛人說“網上信息是273專業評估師評估過,車況良好”。門店工作人員的回應是“我們是按照原車主的說法,是車主告訴我們這個車沒有修過。車主傳達給我們什么信息,我們就如實描述。”對于這樣的回答,房先生并不認可,他向記者提供了買車時,網站上有關該車的描述截圖,“發動機聲音非常好聽,273專業的評估師也鑒定過了”,對此,店家又會作何解釋呢?“這個責任不全在我,你們也有責任,也有疏忽,我們只收中介費,提供中介信息,我們完全是按車主傳達的信息。”對于這樣的回答,房先生感到很無奈。

  就在房先生離開后,另一路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走進了這家店。在記者表示有些擔憂事故車時,店內工作人員向記者承諾,網上的車都是專門調的車況寶鑒定的,鑒定完畢以后才能上我們的系統平臺。要是隨便一輛車就放到我們平臺上,那肯定是對客戶不負責任。” 隨后,一位帶經理工牌的男士表示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