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債務違約引發連鎖反應 債權人紛紛上門討債

  11日,山水水泥發布公告稱20億元超短融違約后,12日又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稱,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要求公司香港附屬公司中國先鋒水泥(香港)有限公司立即償還一筆5000萬美元的離岸貸款,并表明或采取法律行動;招商銀行要求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立即償還余額4.94億元人民幣的循環貸款。

  大眾網記者注意到,以上僅為山水水泥收到的眾多債權人信函的其中兩件,山東山水2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發生違約后,負面連鎖反應已被觸發。

  此外,這起中國債券市場上發生的第六起違約事件,也引發山水水泥債券估值大跌,承銷商預警可能將有更多違約風險。對此,天津銀行發起的一支與其有關的資產證券化產品(ABS)被評級公司列入觀察名單,成為中國首例ABS產品的評級負面事件。

  12日,山水水泥在回復債權人時指出,公司面臨集團因債權人行動而不穩定的風險,公司已提交清盤呈請及提出申請,以期共同臨時清算人(倘獲開曼法院委任)將同債權人進行協商,并推動達成一項符合全體利益相關者最佳利益的整體重組計劃。

  如此看來,主導這場破產清算計劃的主角,一直在靜待開曼法院做出委任裁決,以期通過破產清算,獲得更多優質資產。

  而身為山水水泥第一大股東的天瑞集團卻 “舉手反對”。大眾網記者注意到,天瑞集團在11月13日通過中債網發布澄清公告,稱山水水泥清盤公告并未召開股東大會,也未經主要股東同意。該公告未征求天瑞集團意見,天瑞集團不同意這種做法。

  改革曾觸發股東內亂 多名高管幾乎同時辭職

  山水水泥是中國第二大水泥企業,2008年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香港紅籌股上市的水泥企業。在香港上市之前,山水水泥的管理層張才奎、李延民、董承田、王永平等9人作為登記股東,在香港設立中國山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山水投資”)。目前,在山水水泥發行股份當中,原為山水水泥第一大股東的山水投資持有25.09%。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山水水泥控股狀況為:天瑞集團占股28.16%,山水投資占股25.09%,亞洲水泥占股20.90%,中國建材占股16.67%,公眾股東占9.18%。其中,山水投資是山水水泥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持股平臺。

  2010年,山水水泥原董事長張才奎卸去總經理職務,由其子張斌接任總經理并開始實行內部改革,導致其與多名高管的矛盾直接爆發。2013年初,時任山水水泥副總經理的董承田等5人幾乎同時提出辭職,隨后,上述辭職高管開始聯合部分職工開始維權,稱張才奎侵占職工權益。

  2014年11月,山水水泥6名前高管和2095名職工將前董事長張才奎起訴到香港高等法院,認為上市前的信托計劃侵吞了員工股份,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和“接管令”。2015年5月20日,法院做出裁定,將山水投資持有的約43.29%股份轉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