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周的時間,青島有多位市民反映,遭遇到了騙子通過手機、網絡進行的騙術。有的騙子盡管無法一次性將銀行卡內的錢拿進腰包,卻能讓它暫時“隱身”,再自編自導自演好戲,向市民騙取關鍵的短信驗證碼。
卡里的錢被買了基金黃金
別急,騙子只是破了一道關
11月3日晚,青島姑娘小芳突然收到了一條短信:“您的銀行卡購買**基金**元,余額**元?!闭偎疾坏闷浣鈺r,“銀行客服電話”就打了過來詢問購買基金的情況。
小芳明確答復對方自己并沒有購買基金,對方又說:“現在很多人銀行卡被盜刷了,所以我們都要核實每一筆交易是否是本人所為,如果不是本人消費,我們可以把錢退給您,我們已經向您手機發送短信驗證碼,請您把驗證碼告訴我們就可以了?!敝斏鞯男》悸犕曛蟾杏X不對勁,于是掛斷了電話。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11月5號,張先生正在網購付款時,發現卡里的1萬多元錢不翼而飛了。張先生登錄網銀查詢明細,發現賬戶里的余額被轉入一支名為財通可持續股票基金。張先生先在網上銀行辦理了掛失,然后來到銀行網點咨詢,這才得知差點上了不法分子的圈套。據了解,這種將儲戶的錢先變成基金或者黃金貴金屬,騙取短信驗證碼后再盜刷的方式是最近以來的一種新騙術?!笆紫闰_子先取得手機銀行的登錄密碼等信息。通過網上支付渠道,在用戶的銀行卡上購買基金、外匯、黃金,造成發生‘扣款’或者‘退款’的假象迷惑客戶。但值得注意的是,騙子由于沒有手機銀行的支付密碼,因此他無法將錢徹底取走。
為此騙子利用已經掌握的儲戶信息為客戶開通快捷支付,這時驗證短信會發送到客戶手機上。隨后騙子冒充客服或者公安人員打電話給儲戶,告知銀行卡被盜刷,誘騙得到儲戶的短信驗證碼,而一旦得到了驗證碼后,儲戶賬戶上的資金也就不翼而飛了?!苯煌ㄣy行青島分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正和銀行商量對策
騙子打來電話求驗證碼
半個月前,青島市民李女士在網上購物時,曾點擊了賣家發來的另一個鏈接,并輸入了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和密碼等信息。
誰知10月30日下午,李女士銀行卡內資金突然被轉出了22.3萬元。這下子李女士可慌了神,這些錢可是她和丈夫全家的畢生積蓄,本來要用來做點小生意,誰知一時大意,20多萬元錢頃刻間“蒸發”了。
焦急的李女士趕緊來到交通銀行,銀行主管迅速打印出李女士的賬戶流出,發現騙子通過“釣魚網站”竊取賬戶信息后,進行了網上轉賬操作。但由于沒有短信驗證碼,這筆錢尚在央行轉賬支付系統中,并沒有支付到騙子的個人賬戶里。
就在李女士和銀行工作人員商量對策時,騙子開始操作轉賬系統,李女士收到一條由銀行發來的短信驗證碼。而就在這時,騙子也給李女士打來電話,謊稱是銀行后臺工作人員索要短信驗證碼。
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由李女士一邊和騙子周旋,一邊由銀行迅速將賬戶進行了凍結處理,并及時報案,最終找回了失蹤的22.3萬元。
克隆銀行官方號碼行騙
瞄準國有大銀行客戶
5日上午,王女士接到了“95588”的短信,提醒自己電子密碼器將要過期,要登錄“www-icbc-m.cn”進行升級。
因為經常登錄工行的網銀系統,王女士一眼就看出了這不是工行的官網域名,但是騙子為何能夠偽裝成95588發送短信呢?“這種改號器在一些購物網站上就有銷售,而且價格也不貴。騙子以極低的成本購買一套設備后,通過這種偽基站來發送短信,誘騙市民點擊這些虛假的釣魚網站,以此來竊取儲戶的信息?!鼻鄭u銀行一位負責人說,一般來講騙子比較喜歡偽裝成五大國有銀行的客戶號碼,因為大銀行的客戶保有量比較多,一般人也都有五大行的銀行卡,接到短信后也較容易上當。
記者調查發現,在煙臺市南大街的金融聚集區內,工行、建行等不少大銀行也在門口LED屏上不停的播放顯示著“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借本行密碼器升級來行騙,請市民提高警惕”。據了解,這種騙術在全省范圍內較為常見,濟南、煙臺、青島等各地都曾出現過騙子的身影。
此外,除了假借密碼器升級之外,騙子還經常會借助“年底積分換購”、“買車退稅”等方式誘騙儲戶點擊釣魚網站,竊取市民的信息,通過克隆銀行卡或者網上轉賬的方式盜刷銀行卡。
相關鏈接: 騙錢成本幾千防騙成本千萬
幾個月前,市民小金曾經被盜刷了3800元錢,當他匆匆趕到銀行時,只剩下手中的“您的銀行卡已成功完成交易”的短信。
而在近期,青島農商銀行在膠州、膠南地區也及時制止了幾起電信詐騙的案件,而相比于城市居民來講,鄉鎮中的住戶更容易被“卷入案件”、“涉嫌販毒”等詞嚇住,從而輕而易舉地說出自己的短信驗證碼或者取款密碼。
不少儲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自己出了什么差錯,據小金回憶,在報案后,警方初步推測是由于小金點擊了騙子用偽基站發送的釣魚網站導致銀行卡被盜刷,而從銀行方面的反饋的信息顯示,今年在青島市周邊的縣級市中都曾發現偽基站的身影。
一臺電腦,幾部電話,如果要盜刷,還要加上讀卡器,用來攝像的MP4和寫卡器,整套設備不過萬元左右?!白罱龅娜硕嗔?,在網上就可以買到,價格只需要幾千元?!便y行業內人士說,此類手法從港臺傳來后,最早出現于華南地區。
但是對于銀行來說,如果要防騙,那這種成本可就相當高昂了。“簡直是防不勝防,以電信詐騙來講,對客戶的教育,根本跑不過騙子花樣的翻新;而如果是銀行卡防盜刷,現在比較好的方式是統一更換芯片卡,但是現在我們這類大銀行光在青島有幾百萬發卡量,每張卡的成本在10元錢左右,這一筆就要有上千萬元的支出,代價太大。”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表示,要做好防盜刷、防電信詐騙,各項成本都很高。
(齊魯壹點 記者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