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走上行醫之路后,王遠平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他要盡自己所能給偏遠山村的鄉親們提供科學合理規范的就醫服務,讓患者早日擺脫疾病之苦。在鄉村做醫生,必須要做全科、雜科,什么病都能看。為此,王元平總是堅持不斷的學習各科醫學知識,爭取做一名“全能”的鄉村醫生。
西王家村是個山村,上坡下坡的路非常多,而且都是坑洼不平,狹窄難走,王遠平總是忍著疼痛,一瘸一拐的在一條條起伏不平的山路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不知摔過多少跤。
在一個寒冬的深夜,村里人都已經睡下了,王遠平卻被一聲聲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他趕緊起身開門,只見一位村們站在門口大口喘著粗氣、滿臉大汗。憑借多年行醫經驗,王遠平知道村們患的不是普通的腹痛,像是胃幽門梗阻的癥狀。疼痛難忍的村們一再要求打止痛針,王遠平卻堅決拒絕了,他懂得急腹癥患者在沒有確診前是不能隨便亂用藥的。于是,王遠平一邊向病人解釋情況一邊撥打了東港區人民醫院的急診電話。王遠平生怕救護車找不到正確的位置而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路上,他妥善安置好病人后就抹黑拖著病殘的雙腿忍著疼痛一瘸一拐前去迎救護車。冒著嚴寒,王元平走了3里路,接到救護車后他又陪著病人一起到了醫院。在醫院里,王遠平陪著病人輾轉于多個樓層檢查治療,經確診病人患的是胃幽門梗阻,由于送醫及時老鄉轉危為安,而王遠平卻累的直不起腰走不動路了。
去年夏天,村民王均令的母親突發疾病,暈倒在家中,王遠平接到電話便急忙去救治,病人嘔出很多血塊,胸口沾滿了血跡,王遠平通過給病人檢查意識到病人很可能是腦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情況非常危急,容不得半點耽誤,他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因為西王家村地處偏僻怕救護車找不到,王遠平冒著炎炎烈日徒步三里路去接救護車,由于病人病情嚴重,他便陪著病人一起到了醫院。病人家屬沒有帶錢,王遠平毫不猶豫掏出工資卡代付了押金。在醫院里病人家屬忙著向醫生詢問病情,王遠平便拖著疼痛的雙腿咬牙把病人用手推車送進了監護室。為搶救病人生命贏得了時間。
大山深處的生活非常清苦,大部門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王遠平也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走出深山,但是為了山村的鄉親們他一次次放棄了。王遠平曾經交過一個女朋友,女方要求他離開山村去城里開藥店,王遠平拒絕了,這段姻緣也因此斷了。為了更好地給老鄉治病,王遠平始終堅持每天學習。為了方便24小時值班,王遠平和母親把家搬到了衛生室旁邊的房子里。
醫改以來,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王遠平的收入有所降低,但工作熱情不減,他對鄉親們的服務始終如一,不肯多收老鄉們一分錢。很多老鄉對于新政策不了解總是抱怨買不到以前品牌的藥物,王遠平總是耐心細致的跟他們一一解釋。還有一些老鄉總認為打吊瓶是治病效果最好的選擇,不管什么病都要求輸抗生素,王遠平也會耐心的向老鄉們科普濫用抗生素的危害。西王家村老年人比較多,平時這些老年人仍從事勞作,不太注重身體健康狀況,王遠平挨家挨戶上門為老年人體檢,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并定時回訪。
王遠平雖彎曲著身體,但卻挺直脊梁,毅然行走在大山深處的行醫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