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山東高速獲悉,11月4日,第十五屆全國追求卓越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追求卓越——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的膠州灣大橋榮獲“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成為全國首座獲此榮譽的橋梁工程,樹立了山東橋梁的品質標桿。
膠州灣大橋屢獲榮譽
全國質量獎是中國質量的最高榮譽,由中國質量協會頒布,與日本戴明獎、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歐盟質量獎齊名。 “卓越項目獎”于2012年設立,以表彰在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節能減排、資源利用、經營效益及社會責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重點工程和項目。目前已有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青藏鐵路、神舟十號等8個項目獲得這一榮譽。
本次獲獎,是國家及社會各界對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工程建設管理的高度認可。作為萬眾矚目的跨海大橋,膠州灣大橋進一步完善了山東半島交通網絡,為提高青島市的國際競爭力,發揮青島市在山東省的經濟發展“龍頭”作用,推進半島城市群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山東省實現“一體兩翼”發展格局的重要推動力量。
2011年,膠州灣大橋上榜美國“福布斯”雜志,被評為全球最棒的11座橋梁之一,是中國唯一上榜的橋梁。
2013年,膠州灣大橋獲得第30屆國際橋梁大會 “喬治·理查德森”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橋梁獲得的最高國際獎項。膠州灣大橋建設共創造了21項中國企業新紀錄,成為我國橋梁建設史上的一個品牌工程,在國際和國內均有較大的影響力。
耗用45萬噸優質鋼材
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于2007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6月30日通車,大橋橫跨膠州灣,全長36.4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膠州灣大橋是我國目前國有獨資單一企業投資建設的最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我國北方冰凍海域首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共耗用45萬噸優質鋼材、230萬立方米混凝土,為同類乃至更大規模橋梁的設計建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膠州灣大橋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及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交通樞紐,大大緩解超負荷運轉多年的環膠州灣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完善青島市東西跨海交通聯系,擴大青島市城市框架,縮小主城區、紅島、西海岸新區的時空距離。運營至今,事故發生率遠低于國內外同類項目的實際水平和專業機構的預測數據。
膠州灣大橋“八最”
最先進:水下無封底混凝土套箱關鍵技術為世界首創,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最獨特:世界海上首座獨塔自錨式懸索橋及我國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橋;
最環保:開工建設四年多,對廢渣、廢油全部集中回收,實現了海洋污染物零排放;
最長:規劃全長41.58公里,已建成36.48公里,為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最深:直徑旋挖鉆機施工鉆孔直徑和深度分別為2.5米和80.7米,均為國內海上橋梁之最;
最多:大橋海上鉆孔灌注樁總數為5127根,居世界第一;
最遠:成功實現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900米超長距離泵送,為國內首次;
最高:重達2050噸預制混凝土箱梁吊裝高度達58米,為國內外同類箱梁安裝的最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