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專題:探尋山東最美古村落
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臥云鋪村是山東省首批傳統村落。因村莊地勢高,常被云霧覆蓋,人躺在床上像睡在云彩上,所以取名臥云鋪。
臥云鋪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用原始的生產工具——鋤鐮锨镢和原始的方法進行耕作,種植未雜交的本地品種。天然的谷物用鼻子一嗅,糧食的濃香味與石頭的清氣沁人心脾。
仰起頭往村莊的四周看,村北山脈像巨龍自西向東而來,到臥云鋪東北角折向南行,像彎曲著的手臂,將整個村莊攬入懷中。村南的山自東向西一路矮下來,像巨龍探舌臥龍潭飲水,又像是東邊山峰順著村南淌下來的,既不遮蔽陽光,又藏風聚氣。
臥云鋪以群山為背景,石屋依山而建,一般為四合院結構。 正房大都是三間,依山而建。側房及南房也各為三間,比正房略低。因山高坡陡,側房及南房多為二層石房,當地人叫二起房。高度比三層樓高,上面居人,防潮保暖;下層飼養牲畜或儲藏東西,充分利用了空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以水為前景,視野開闊。村落因山而氣派,因水而生動,山環水抱,背山面水。
“天井”東邊有五塊石碑壘在石墻內。其中一塊石碑立于康熙28年,是戒賭戒偷碑,是刻在石頭上的村規民約。其中寫道:“自為正月初一日忌賭毆窩,自此以后,無論莊內坡內,一文錢不許完(同“玩”),不尊者再賭,眾人聞之搶局挑窩,通地保稟官,究治發若可也”。
古石碑,銘刻著三百多年前臥云鋪的村規民約,也銘刻著臥云鋪人世世代代淳樸的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