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4年年底,我省共有5932位百歲以上老人,其中菏澤最多,有977人。菏澤市老齡辦有關人員表示,菏澤長壽老人多居住在農村,空氣清新,飲食潔凈,也是長壽的一大原因。據菏澤老年學會調研,菏澤地處黃河下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氣候宜人,且有優質的礦泉水層,水質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位列山東十大長壽之星首位的115歲顏井秀老人2005年起臥床,育有四女一子,如今五世同堂,73歲的小女兒陳憲蘭是唯一健在的子女,她說,老人年輕時非常能干,在生產隊里割麥子掙工分,她都是第一。針線活很出名,大半個村里的娃娃都穿過她幫忙做的衣服。顏井秀生活規律,喜歡梳頭和搓手。女兒說,老人晚年不管冬夏,天黑就睡,天亮就醒。每頓飯吃得都很少,一天吃五六次,以素食為主。


GDP指數與長壽關系并不大
除了環境因素,長壽老人還受遺傳基因、個人性格以及飲食因素的影響。“我們走訪了百歲以上的老人,大部分老人家庭都是很和睦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老人的心情。”根據走訪情況,省老齡辦總結了長壽秘訣,分別是性情開朗,心胸開闊;勤于勞作,喜歡活動;起居有常,睡眠充足;飲食有度,營養均衡;家庭和睦,子女孝順;心地善良,樂于助人。
其實老人壽命情況與當地GDP指數關系還真不密切。以2014年為例,GDP排名前五位的城市為青島、煙臺、濟南、濰坊和淄博,只有青島市城陽區入選山東省長壽之鄉。預期壽命最高的前五位城市為青島市、威海市、東營市、菏澤市和淄博市,其中威海市、東營市和菏澤市分列2014年全省GDP排名的第十位、第八位和第14位。
省老年學會秘書處處長王芳認為,城市GDP指數與老人壽命的關系不太密切,蒙陰就是一個例子,那里的老人普遍來說健康指數都不錯,而在我國現有發展水平上,當地醫療服務水平對人口壽命的貢獻還不具備延伸到高齡人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