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芙蓉街上的環衛工經常工作到午夜。(資料片)本報記者 王媛 攝節假日,芙蓉街上的環衛工經常工作到午夜。(資料片)本報記者 王媛 攝

  7日,長假的最后一天,不少還沒玩夠的人看到假期余額不足就不免焦慮。但與此同時,也有那么一部分人,隨著假期的結束終于能松口氣,好好歇一歇了。

  景區安全員:中午能好好吃頓飯成了奢望

  黃金周期間人最多的地方莫過于景區。游客量的驟增讓景區安全成了頭等大事,不少景點的安全員加班加點,保證游客游覽的安全順暢。

  陳靜是九如山景區的一名安全員。對她和她的同事來說,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真是不輕快。陳靜說,假期游客量增大,作為山水景區要格外留意游客的安全。安全員的任務就是在景區重要節點維持游覽秩序。

  “早上7點半一開門到下午5點半關門,中午沒有休息的時間,一直連軸轉。”陳靜說。國慶幾天里,從早上8點半起游客就很多了,一直到下午五六點,有的游客還沒出園。因此安全員的下班時間也推到了晚上7點以后。

  在這種情況下,中午吃頓飯對大家來說都是很奢侈的。“午飯由食堂阿姨用專門送飯的車,一個點一個點送,大家基本都是在崗位上隨便吃兩口。”陳靜說。

  即便如此,游客量大的情況下,很多人未必能好好吃頓飯。“中午沒有指望能吃上飯,”陳靜說,大家主要靠早晚吃好,維持一天的能量。喝水也成了問題,安全員主要靠隨身帶一個水杯。

  陳靜介紹,很多游客是帶孩子來的,很多孩子一出來玩就撒了歡,需要隨時提醒他們注意安全、避免擁擠。此外,十一后就是防火季,安全員要提醒游客不要帶火種進山、讓吸煙的游客熄滅煙頭。長假臨近尾聲,很多安全員的嗓子也啞了。

  九如山像陳靜這樣的安全員還有五六十人,從上山的路上到停車場再到山頂,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從西營一路到景區,都有安全員疏導交通,防止擁堵。”陳靜說,為了讓更多的人假期玩得更好,他們覺得多加加班不算什么。

  環衛工:七天里一刻不停地追著垃圾跑

  從景區到商場,人流量增大都會造成環境衛生壓力增大。環衛工人幾乎成了假期最辛苦的人。以景區、商圈較集中的歷下區為例,早在十一黃金周到來之前,城管部門就已經提前開始做好準備。

  以路面保潔為例,根據歷下區政府網站的信息,節日期間城管部門加大對主次干道、繁華商圈、景區游點等重要區域的保潔力度,加強日間撿拾力度,確保路面沒有明顯污物。機掃隊與環衛所確保人機作業銜接無縫隙,路面整潔有序。

  泉城路附近一位環衛工人說,自己假日期間基本不敢抬頭,為了保證路面清潔,一直在自己負責的路段來來回回追著垃圾跑。

  芙蓉街作為垃圾產生的重災區,負責其中一段街面清掃的環衛工人李女士也是一刻不敢停歇,拿著掃帚和大號的垃圾袋,彎腰清理每個小攤前游客丟棄的竹扦子、食品包裝袋。據介紹,不長的芙蓉街被分成五段,每段都有專人負責打掃。

  “平時早上五六點打掃,晚上八九點就結束了。節日期間早上三四點就要開始,晚上十二點后才能結束。”芙蓉街上一位環衛工稱。假期游客量驟增讓他們不得不加班加點工作到后半夜。

  景區里的環衛工人也面臨同樣的壓力。比如九頂塔景區,每天都有民俗表演。但環衛工人的注意力卻很難集中在精彩的表演上。他們拿好工具,靜靜等待每一場表演結束,然后通過地毯式的打掃,把觀眾留在看臺上的垃圾清理干凈。

  婚禮司儀:國慶前后十來天要主持十三四場婚禮

  國慶節假期往往是新人扎堆結婚的時候,這讓婚禮司儀忙了起來。劉祥奕就是濟南市的一名金牌司儀,國慶七天假,他基本每天都有安排,甚至有時一天要在不同城市間趕場。

  “十一結婚的特別多,比如1號那天,我中午在濟南主持婚禮,晚上就去了淄博,一天兩場,當天晚上還要再趕回濟南。”劉祥奕也用“連軸轉”形容自己的國慶假期。5號他趕到聊城主持,也要當天回來。

  “基本每天都有一場,不過濟南的風俗習慣是中午一場,晚上沒有。”劉祥奕算了算,自己這個國慶假期總共主持了八場婚禮。據他介紹,外地的要提前一天晚上過去彩排,不能去的時候也要電話溝通好流程,保證當天能順暢對接。

  劉祥奕說,主持一場婚禮大約要30分鐘的時間,這段時間看著不長,但作為司儀要一直精神高度飽滿、提著精氣神說話。“婚禮現場不覺得累,下臺以后越來越累。”他說。

  結婚的國慶效應也影響到假期結束后的幾天,從10月1日到12日,劉祥奕一共要主持十三四場婚禮。而平時一個月一般在10到15場左右。

  “大部分人上班了,我就能放假了。”劉祥奕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