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某POS機公司上班的蘇某了解到POS機系統中的一個漏洞,她和男友吳某坤利用這一漏洞,侵入山東某支付有限公司的系統,竊取了128萬元現金。
2015年5月19日11時許,山東某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某東到建筑新村派出所報警。今年4月21日,該公司的代理商中有25個客戶預留收款銀行賬號被人惡意篡改,導致營業款被盜共計1289035.70元。歷下警方調查發現,嫌疑人盜用了該公司員工袁某、徐某的一審工號和劉某偉的二審工號。其后,嫌疑人通過該公司的網絡平臺將25個代理商銀行賬號先后替換為6個犯罪嫌疑賬號后,實施盜竊款項。事后,該公司展開內部調查,直到一個月后才報案。此時,網絡系統平臺的信息被覆蓋,信息無法恢復。這條線索斷了,資金流向的6個賬戶成了民警追查的重點對象。
在大量資料中,一個微小的線索引起了民警關注。嫌疑賬戶曾登錄某基金網絡平臺購買基金。經落實,登陸IP地址為威海市某小區一居民戶,開戶人為:吳某科(男,山東威海人)。經核實,吳某科系吳某坤的父親。
三人是怎么發現這條“財路”的呢?吳某坤的女友蘇某曾在北京某POS機公司工作。對該行業熟悉后,蘇某發現了POS機系統中的一個漏洞。原來,全國很多POS機公司都利用一個網絡平臺進行交易。一些員工懶于更改系統的初始密碼,這讓蘇某自以為找到了商機。“只要猜到了其他員工的密碼,就能輕易登錄這一系統。將相關賬戶改成自己的,系統中的錢就會打入嫌疑人賬戶。”歷下刑警大隊一中隊教導員李珂說。
三人先從網上購買了6套身份證、銀行卡。隨后,通過猜用戶名、密碼的方式成功登錄了山東某支付技術有限公司員工袁某、徐某的一審工號和劉某偉的二審工號,利用該公司不交易的日子盜取了四日營業額共128萬余元。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來源:都市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