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省推進城鎮化又有新動作, 省住建廳、 省發改委等 1 5 部門聯合出臺 《促進7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 住 人 口 落 戶 城 鎮 實 施 方 案 》(簡稱 《方案》 ) 。
在落戶數量方面, 《方案》 提出, 到2020 年全省實現700 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并根據大中小不同規模的城鎮, 合理分解了落戶數量目標。 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 要求各市年底前出臺戶籍制度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到2020 年, 建立起以人為本、 科學高效、 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
在 就 業 保 障 方 面 , 每 年 對48 。 5萬人開展就業技能培訓, 開展 崗 位 技 能 提 升 和 轉 崗 培 訓16 。 5 萬人, 創業培訓10 萬人。 在落戶方面, 要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 因地制宜制定并向社會公布本地落戶標準, 濟南、 青島要全面放開普通本科高校畢業生 (含往屆畢業生) 落戶限制, 不斷提高大學專科、 職業院校、 技工院校畢業生和技術工人等常住人口的城鎮落戶率。
《方案》 進一步提出增強各類城鎮人口吸納能力。 做大做強中心城 (鎮) 區, 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 大 城 市 要 全 面 降 低 落 戶 門檻,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發展服務業, 提高就業容量, 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著力改善交通條件, 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夯實產業基礎, 改善營商環境。 強化聯系, 將部分人口多、 實力強的小城鎮培育成新生小城市。
在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 合理配置和布局教育、 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 推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利, 2017年農民工隨遷子女在輸入地平等接受學前教育、 高中階段教育分別達到80% 和90% 以上。 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 實行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 確保農民工同等享受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和就業創業優惠政策。 保障農民工勞動合同、 工資支付、 社會保險等合法權益, 為農民工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 建立健全臨時救助、 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動態、 適時調整低保標準。
《方案》 明確了農業轉移人口 落 戶 城 鎮 的 財 力 保 障 體 系 。包括建立健全由政府、 企業、 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 化 成 本 分 擔 機 制 , 建 立 財 政轉移支付、 預算內基建資金、 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吸納農業轉移 人 口 數 量 掛 鉤 機 制 , 建 立 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等, 確保我省700 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標任務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