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合理確定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部分央企今年已跟進落實
指導意見提出:國企將實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薪酬分配制度”,對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部門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合理確定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
這樣的表述,與去年年底公布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形成有力呼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國企高管既享受體制內的行政級別,又拿體制外的高薪。”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說。
今年1月1日起,央企薪酬改革已經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移動等72家央企中實施。
改革大半年來落地情況如何?記者查閱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發現改革使央企負責人薪酬呈整體下降效果,部分企業負責人的降幅還不小。比如,中國石油主要管理人員的薪酬總額,從去年上半年的611萬元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60萬元,降幅達到25%。中國建筑關鍵管理人員薪酬從579萬元降至382萬元,降幅為34%。中國中鐵從250萬元降至213萬元,降幅為15%。
在央企的帶動下,地方國資紛紛跟進。記者統計發現,目前至少有廣東、浙江、山東、湖北、貴州等5個省市,均公布了國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方案。這些方案普遍借鑒央企的思路,將負責人的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兩段式”結構改成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三分式”。其中,基本年薪按照上年度省屬國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倍內確定。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改革后將部分薪酬改為任期激勵收入的形式發放,可以促使國企負責人更注重企業中長期發展。
浙江省表示,改革后省管國企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將下調31.5%。廣東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廣東省屬企業負責人平均薪酬與職工的差距將縮小到6.5倍左右,降幅超過30%。
除了較為常見的20-30%降幅,也有部分例外情況。如新上市的中國核電,上半年高管薪酬從215萬元降至205萬元,降幅約5%。由于煤炭行業不景氣、利潤大幅下滑,上半年中國神華的關鍵管理人員報酬從600萬元降至300萬元,降幅達到50%。
此外,部分省份還加強了對國企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的全口徑監管。貴州省規定,國企負責人按照1人1車或多人一車配備公務用車,主要負責人配備標準為排氣量2.0升(含)以下,購車價格28萬元以內。四川省規定國企負責人原則上不得租用商務機,不得乘坐頭等艙,不得選住高檔賓館豪華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