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雖然近日山東多地都迎來降雨,但由于雨量分布不均,加上降雨持續偏少,造成全省旱情多發。在旱情嚴重的煙臺、濰坊等地已經出現城市供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當地多措并舉,全力抗旱。

  根據山東省水文局統計,入汛以來,全省降雨量較常年偏少近五成。受臺風“燦鴻”影響,威海市旱情得以解除,而除威海以外,山東其余16市降雨都偏少,水利工程蓄水都沒有明顯增加。

  煙臺萊陽、海陽、蓬萊、萊州等9個縣市區出現旱情。當地在組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用水的同時,積極調引黃河水3200萬方作為抗旱水源。濰坊市遭遇了建國以來罕見的連年干旱,自2013年秋季至今持續少雨。安丘城區的供水水源地牟山水庫也已干涸見底。

  安丘市水利局供水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志軍說,一期打了80眼,干了,二期又打了40眼。

  除了在庫底打井,當地還在庫底挖了1400米長的滲水渠道,依靠庫底泥沙滲出來的水往城市供水。

  安丘市水利局供水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志軍表示,每天滲4萬方,基本滿足城區的工業用水。

  目前濰坊市26座大中型水庫蓄水僅為去年的一半,全省最大的水庫峽山水庫去年一年的來水還不足以抵消水庫的滲漏、蒸發,全市有3座大中型水庫干涸,660座小水庫也大部分干涸,有4.6萬農村人口飲水受到影響,200多萬畝農田受旱。

  目前,濰坊已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和旱災救災應急四級響應,累計投入抗旱資金超過10億元。

  截至目前,濰坊各縣區共調引黃河水、長江水1.7億立方米。而據省黃河河務局的統計,包括濰坊在內,山東省目前共有12市正在引用黃河水,32座引黃水閘開閘,引水流量達每秒442立方米。(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