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媳主動牽線,給表哥買媳婦
陳女士說,4月19日,雙方見面第二天,媒人和準(zhǔn)兒媳來她家“相家”,“‘李麗麗’看了看家,說挺好,比云南老家好多了,在云南那邊天天干苦力,不如這邊好。”張羅幾人吃完午飯后,在媒人的見證下,陳女士和女方還簽訂了一份協(xié)議作為婚約。
采訪中,記者看到這張簽訂在一張紅色請柬上的協(xié)議,協(xié)議上有訂婚的價格,由媒人擔(dān)保,女方不會跑掉。協(xié)議尾段還明確寫著,發(fā)生家庭矛盾時,如果男方打女方,女方跑掉,后果由男方承擔(dān)。記者注意到,紅色請柬的右下角有兩個按下的手印,簽名落款則是小張和“李麗麗”的名字。
簽下協(xié)議,陳女士長舒一口氣的同時,當(dāng)天就去親鄰處籌錢。“我拉下臉,求爺爺告奶奶,跑了20多家,才算湊了5萬多元。”簽完協(xié)議的第二天,陳女士就帶著錢去媒人邵某家中接兒媳,“接人的時候,又來了一個媒人,50多歲的婦女,姓金,汶上縣南旺鎮(zhèn)人,說是‘李麗麗’媽媽的朋友。”陳女士說,她把錢交給了金某,而金某一再跟她保證媳婦跑不掉。
把“李麗麗”接回家的那幾天,陳女士先后給了兒子2000多元,讓兒子到濟寧市區(qū)給兒媳買了一個手機和幾件衣服,而兒媳的表現(xiàn)讓她頗為欣慰。
“非常勤快,做飯、洗衣服、干家務(wù)樣樣都行,我和丈夫下地干活回到家中,她親手把做好的飯端到我們面前。”兒媳的“賢惠”,讓陳女士十分感動。
和小張同村的表哥小陳,大小張一歲,還沒對象,同樣急著說媳婦。小陳說,“李麗麗”來到表弟家的第十天,就張羅著給他介紹媳婦。“說是她的云南老鄉(xiāng),名叫‘譚葉玲’,30來歲,丈夫過世了,沒有孩子,也想著嫁到濟寧這邊來,還給我看了照片。”小陳說,由于家里老人催婚,禁不住弟媳勸說,他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