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設題難易均衡

  試題整體上難易適中,與去年相當。在各部分之間,試卷又各有難易差異,形成了明顯的梯度和區(qū)分度。比如語言運用題略難而語言基礎知識題略易;古詩文閱讀題略難而現(xiàn)代文閱讀題略易等,整體上達到一種難易的平衡。另一方面,各大題內部在設題上能夠兼顧難、中、易三個層面,形成明顯的區(qū)分度,此舉有利于拉開距離,有利于高考的選拔要求。

  第一卷社科文《性格組合論》的設題,在避免往年過多文本細節(jié)計較的基礎上,今年特別注意了設題中的難易平衡:第一道題目考查的是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而后兩道題目則著重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涵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尤其是第三道題目,所提供的選項并不在原文之中,需要對原文觀點和論述理解吸收后再做出判斷,題目間難易梯度明顯,便于區(qū)分,同時還兼顧考查考生對文學創(chuàng)作塑造人物性格規(guī)律的理解。

  文言文閱讀題,一方面設計了斜線斷句的新題型,難度顯然較往年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在實詞、虛詞和翻譯題的設置上又對難度加以限制,材料雖然源于先秦文獻,然而難度卻未提高,顯示出了整體的難易均衡。

  第七大題的作文題,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 這則材料涉及青少年的成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而且審題難度不大,適合不同水平的考生進行寫作。由于想象、發(fā)揮的空間較大,考生可從不同角度對這則材料加以伸發(fā),表現(xiàn)各自的認識水平和寫作能力,所以作文的層次也比較容易區(q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