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錢 交通領域加快推廣PPP模式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額動輒以十億、百億計,可政府財政資金畢竟有限。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然倚重銀行貸款,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相對偏弱。
省金融辦有關負責人在上述協調會議上提出,可以從5個方面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問題。一是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實現公路建設項目融資;二是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融資;三是發行債券融資;四是通過轉讓現有項目股權或資產方式融資;五是創新融資方式,可以通過股權投資基金、債權投資基金等方式融資。
縱觀濟南今年集中開工的8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政府財政買單型,像國道104線濟南段整修改造、濟南軌道交通R1線等項目;二是專業國企投資建設型,比如二環南路東延、二環東路南延以及濟青高速北線擴容,就是由山東高速集團建設開發;三是國企與社會資本聯合開發開進型,以濟青高鐵項目為典型代表。
政府與社會資本聯合開發項目,業內俗稱PPP模式(公私合伙制),已在城鎮化等多個領域有所涉及。對于交通建設領域來說,PPP模式同樣介入較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交通業內專家看好,有望成為地方政府解決交通基礎設施融資難題的一把“利器”。
作為國內全國第一條以地方投資為主建設的國家高速干線鐵路,濟青高鐵也是鐵路投融資改革的一塊試金石。目前,濟青高鐵濰坊段已成功進行了PPP模式運作,成為全國首個按照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管理辦法》運作的地方高鐵項目。該項目引入實力雄厚、投融資和運營管理經驗豐富的社會投資人,由社會資本承擔資金籌集和參與濟青高鐵的運營工作,不但有效緩解了政府即期投入壓力,還探索了社會資本參與地方高鐵建設的有效模式,激發了社會資本的投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