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毒癥患者 3年被抓十余次
“在被抓獲的6名嫌疑人中,有3名嫌疑人是尿毒癥患者,據調查與供述,在逃嫌犯也患有尿毒癥。”徐建軍說,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患有重大疾病的犯罪嫌疑人在被警方抓獲后,無法進行刑事拘留,只能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尿毒癥患者需經常做透析,因此公安機關也面臨對這些嫌疑人的執法難問題。”
“從警26年來,這是我遇到壓力最大的一起刑事案件。”徐建軍坦言。
“沒錢治病怎么辦,不偷還有什么辦法救命,我以后盡量不給你們添麻煩。”在犯罪嫌疑人韓某辦理監視居住手續時,辦案民警告誡韓某以后千萬不能再干違法亂紀的事,遇到困難要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的救助,但是韓某的一席話卻讓民警有些驚訝。
據了解,2012年以來,濱海公安局在偵破打孔盜油案件時,發現在團伙中有一兩名尿毒癥患者參與其中,當時這些尿毒癥患者受雇于身體健康的犯罪分子,主要從事具體的盜竊原油工作。由于尿毒癥患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尿毒癥患者逐漸通過出資入伙等形式成為打孔盜油的主力,其間還與透析認識的病友結伙盜油,謀取更大利益。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濱海公安機關在打擊打孔盜油中共抓獲25名身患重癥的犯罪嫌疑人,其中80%以上的嫌疑人身患尿毒癥。辦案民警清晰記得,在這25名身患重癥的嫌疑人中,有一個名叫丁某的嫌疑人,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他被濱海、東營等地公安機關打擊十余次。其間,丁某在青島等地做了60余次透析,由于醫療費、住宿費、交通費等開支無法通過正常勞動獲取,他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現場直擊
大量啤酒瓶蓋住放油閥門
室內桌椅擺放整齊、后院干凈利落、沒有發現一滴原油,這是李志軍對這座酒店的認識,他說,“之前在排查尋找盜油點時,我們曾經來過這個酒店,但是一看就不像是盜油點,因為正常的盜油點都會很凌亂,且現場一定會有原油的痕跡。”
5月13日中午,記者跟隨辦案民警來到案發現場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干凈的院落,院落中間放有一堆沙子,在酒店的一處走廊整齊地擺放了數箱酒水。然而,酒店的一樓大廳內,卻已經油跡斑斑。在地下焊接的儲油罐內的原油,已被油田職工運走。
“在排查整座酒店時,一樓大廳可不是現在的模樣。”徐建軍說,警方技術人員在搜查酒店時,用木棍挨個敲擊一樓大廳地面上的瓷磚,忽然傳來響亮的“咚咚”聲, “很明顯是空的。撬開這塊瓷磚,隱藏的地下儲油暗罐和導油軟管‘浮出地面’。”
根據已經發現的儲油罐,民警順藤摸瓜依次撬開了軟管走向范圍內的所有瓷磚,通過該軟管的走向,民警發現堆積啤酒位置的地面磚也有問題。當走廊的地面磚被掀開時,民警發現了放油的閥門等作案物品。
“嫌疑人非常注意作案現場的衛生,掀開瓷磚時,嫌疑人用來擦拭原油的衛生紙都在,放油地方的油污也都用院子里的沙子掩蓋起來。”徐建軍說,在針對嫌疑人是如何在遠離十余米的原油輸送管線上打卡子的問題上,民警通過勘查,發現在儲油罐的旁邊有一個已經被填埋起來的地道,而卡子正是這樣被打上的。
據審訊中,犯罪嫌疑人交代該卡子系2015年春節后所打,起初是以每天300元的價格雇勞務工,后來勞務工擔心塌方便沒有繼續挖。隨后,犯罪嫌疑人又以每天800元的價格雇了另外幾名勞務工,并成功將地道挖至孤永東管線旁。隨后,犯罪嫌疑人在酒店一樓大廳地下,挖了2米深、3米長、2米寬的可容納十余噸原油的儲油罐,用于存儲盜竊來的原油。多了一道程序對嫌疑人來說有些麻煩,后來他們就用盜油的管線直接向盜油車輛輸送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