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5月13日電(記者呂福明 張志龍)在中國蔬菜物流圖上,山東南部的蘭陵縣與上海之間形成了一條高密度大流量的繁忙交通線;北部的壽光市則如同一簇漂亮的煙花,向北京等周邊地區散發出強大的集散效應。

  因為蔬菜,山東的壽光、蘭陵,分別與北京、上海兩個特大中心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北京蔬菜市場上,大約有1/3的蔬菜來自壽光;而上海,對蘭陵蔬菜的依賴度則高達50%。

  壽光、蘭陵如何成了京滬菜籃子?

  同樣是為全國特大城市供應蔬菜,壽光與蘭陵在經營模式上有著天壤之別。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當蘭陵縣(原蒼山縣)菜農李桂祥騎著自行車馱著幾袋子大蒜,帶著鋪蓋卷“混上?!钡臅r候,壽光菜農孫成峰正在為三元朱村17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豐收而納悶:“還有過冬不生爐子的大棚?”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幾毛錢一斤的蒼山大蒜、姜運到上海,價格翻番到兩三塊錢,引發了無數李桂祥們“下江南”。而與此同時,壽光的冬暖式大棚也在全縣推廣,培育造就了無數“萬元戶”“十萬元戶”,告別了北方冬季新鮮菜品單一的歷史。

  時光荏苒,20多年過去了,壽光已有40多萬個蔬菜大棚,蔬菜種植面積80多萬畝。其“買全國、賣全國”的市場效應,使壽光成為名揚全國的“蔬菜之鄉”,每年壽光菜博會吸引著全國人民的眼球。

  當“北菜園”壽光以蔬菜種植、集散揚名,擔當起首都北京“菜籃子”重任之時,“南菜園”蘭陵則靠30多萬人的蔬菜運銷隊搶占“上海灘”,當地常年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10萬畝。

  “一天不見Q(蘭陵車牌魯Q),吃菜都犯愁”,在上海最大的一級蔬菜批發市場——江橋批發市場副經理夏偉看來,流傳在上海菜場的這句話,真實反映了蘭陵蔬菜在上海市場的影響力。

  去年6月到8月,蘭陵蔬菜在南方賣出了60多億元,銷售額穩居“長三角”地區首位。在上海、蘇州、杭州等城市的蔬菜經營者中,蘭陵人占到2/3,由蘭陵人經營的蔬菜又占到需求量的2/3。

  江橋批發市場占到上海蔬菜供應量的70%,而這個市場六七成的蔬菜批發商來自蘭陵,人數不下十萬,到處可以聽到帶有濃重沂蒙山區口音的“蘭陵話”。

  多年摸爬滾打后,李桂祥當年帶菜的自行車、人力平板車,早已換成了載重30多噸的大卡車……

  目光轉到壽光。凌晨2點開始,“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就已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37歲的菜商紀振男告訴記者,4月份他每天都有30噸白菜花從上海種菜基地運來,在這里配菜后發往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各地?!霸侥系淖鲜怼⑸虾3缑鲘u的白菜花、河北的香菇……你能想到的蔬菜品種,在壽光這個市場都可以買到?!?/p>

  壽光,已成為中國蔬菜響當當的名片?!澳阒灰胁?,到我們這個市場隨便賣,真正的買全國、賣全國,每年的蔬菜交易量40多億公斤。”在物流園蔬菜部經理張南看來,壽光是中國蔬菜的集散配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易中心,每天發布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成為中國蔬菜價格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