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賬
車改到位每年節約一半費用
以現金補貼取代實物養車,公車改革這筆“減支賬”是否劃算?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公車改革將明顯降低公車使用的行政成本。
改革將涉約80萬輛公車
在賈康看來,公車改革在減少行政開支方面具有“N次減支”效應。最直接的就是減少了今后在車輛購置、運營方面的經費開支,包括與公車相關的司勤人員薪酬開支。
據賈康測算,本輪公車改革將涉及約80萬輛全國公務用車、近6400輛中央國家機關本級公車。如以涉改車輛上→年在中央級的實際運營經費支出及相關人員經費支出總額為基數,以今后僅需于年度內開支的所有公職人員的交通補貼發放數來對沖,可算出相對應的實際支出總規模將從基數水平下降約7%。
不過,“上述費用形成了車改降低相關行政成本的第→大項,但并不是減少未來支出的最大影響因子。”賈康說,車改減支的第二個效應是將降低今后陸續達到更新年限的涉改公務用車的更新成本。
他指出,按中央國家機關層級的實際情況測算,按照改革方案,今后在達到符合規定更新年限車輛不予更新的情況下,將使→年間減少相關行政經費開支的幅度從前項的7%提升為27%左右。
公車支出有望縮減一半
對于車改減支的上述雙重效應,賈康認為這仍不是改革降低相關成本的全部情況。“我們還需估算車改將減少的其他行政開支,如參改車輛處置預計產生的收入減去司勤人員安置成本支出后的凈值,以及車改減少的每年公車新建停車泊位的建設費用!
賈康認為,如考慮這些因素,可使此次車改帶來的綜合節支率進一步提升到50%左右!败嚫暮笪覈斦С鲋械墓囍С,綜合考慮將有望縮減→半左右!痹诖嘶A上,賈康認為,如不車改,未來我國公車開支可能會進→步增加。這也是車改帶來的又一重減支效應。
“車改后可以避免因油價上升、停車費增加、司勤人員工資福利開支增加引起的行政成本,以及司勤人員養老、醫療、住房等方面的未來潛在支出,還有車輛配備數量增加等因素引起的行政成本!辟Z康表示,“如果把全國年度公車耗費的綜合成本以若干年傳聞中所說的3000億元作為假設的具體數量依據,那么車改到位之后,每年因車改減少的支出將達到1500億元以上!
□追問
1
車補制定原則是什么
補貼支出低于改革前公車運行費
取消公車后,各級黨政機關將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國家機關改革方案中明確了補貼標準,即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補貼標準僅是為了滿足保障基本公務出行需求,并非職工福利,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長途出差。同時,要求不得以公務交通補貼的名義變相發福利。公務人員不得既領取補貼又違規乘坐公務用車。
確定補貼標準要基于三個原則:一是改革后公務交通補貼支出總額必須低于改革前的公車運行支出總額。二是公務交通補貼僅保障城區或規定區域內基本公務出行需求。三是簡化檔次便于操作,各個級別間補貼差距不宜過大。
葉青認為,從現階段來講,這一補貼標準既參考了物價因素的基礎,也確實能起到補貼的實際作用,是基本能滿足相關人員支出需求的。同時,高低有別的補貼標準,也照顧到了不同級別公務員因業務繁忙程度不同,交通出行的需求。而這種少則幾百元,最多1300元的補貼水平,應該說也基本符合了群眾的觀感,預計不會引發過于強烈的爭議。允許地方和邊疆邊遠地區適度提高補貼標準,也是顧慮到有些地區交通和市場條件有別于中央國家機關所在的北京地區,這是值得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