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消息 蘋果在中國又攤上了麻煩事,“后蓋門”事件之后,又被曝出“逃稅門”。
近日,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召開蘋果違法經營問題研討會。“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存在逃稅、侵權、涉黃等多重違法問題。”會長何山對外透露。“蘋果是否有逃稅和侵權行為,最后的結果需要中國相關法律機構調查后定論。”東南大學法學院張馬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這些行為,相關機構也要加強監管并仔細調查。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指出,蘋果公司總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其中國公司設在上海。蘋果公司搭建的銷售平臺設置在美國本土,且利用互聯網從我國空間無線頻率通道將這種交易輻射到中國用戶。
資料顯示,由蘋果公司為其iPhone、iPad 等產品所創建的App Store服務平臺,由于i-Phone、iPad 產 品 熱 銷,App Store的應用下載量驚人。2013年1月8日蘋果宣布,App Store的應用下載量已經突破400億次,其中半數是2012年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蘋果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中文應用程序數量可觀,但是蘋果公司從未向中國海關繳納關稅。何山指出,這就是蘋果公司的一項嚴重違法經營行為:逃稅。
“中國蘋果用戶數量龐大,蘋果不僅通過銷售硬件賺錢,還通過App Store下載付費獲取數額可觀的利益。App Store中有十幾萬個中文應用,該筆銷售收入卻從未向中國海關繳納關稅。”何山說。
有法律人士對記者表示,蘋果的逃稅行為若是屬實,則嚴重違反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二條和第八條規定。而且軟件屬民法中的物,是物品的一種,蘋果手機中可下載的中文應用程序也是一種物品。并且根據海關法第五十四條中規定:“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關稅的納稅義務人。”作為納稅人的蘋果,也應該依法辦事。
張馬林則認為,無形的電商以及在線的交易是否要收取關稅,中國目前對此沒有明確的規定。而且目前國內外的商界和學界對此看法不一致,有人認為應該收稅,有人認為沒法收,如今并不存在網上海關,所以是不是該收取關稅,要看國家法律最后的裁決。
如今,對于外界的指責,蘋果公司依舊沒有官方回應。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還指出,蘋果App Store提供的圖書下載服務中有許多侵犯中國作者著作權的問題。
相關報道:蘋果4s手機充電時爆炸引燃沙發 使用不足四個月 2013-05-11 08:17:52
蘋果在我國銷售中文應用程序涉嫌偷逃稅 2013-05-10 15:01:17
濟南蘋果官方售后調查:4家售后3家稱過期不保 2013-05-10 14:52:51
蘋果在國內被起訴侵犯著作權 被判賠償74.7萬元 2013-04-24 10: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