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進一步推動我市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2月30日,由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中共濟南市委黨史研究院聯合主辦的“講好濟南紅色故事”小戲小劇大賽,在山東省會大劇院文東音樂廳成功舉辦。

大賽自啟動以來,歷經半年的精心籌備,共征集到來自各區縣與各單位報送的四十余部優秀紅色作品。這些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了話劇、朗誦、戲曲、情景劇、快板、墜子等多種藝術形式,生動展現了濟南在革命歷史進程中的壯麗篇章和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
活動現場,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和飽滿的情感,將一個個紅色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贏得了陣陣掌聲。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若干。本次活動還另設“最佳創意獎”“最佳編劇獎”“最佳配樂獎”等單項獎。
山東大學《辛火銳影》,展現了辛銳烈士的英勇事跡,情感真摯飽滿,劇情跌宕起伏。該劇講述富家女辛銳投身革命,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誓死抗日的英勇故事。

歷城區文化館《承君一諾》則以動人故事傳承家國情懷,彰顯大義。該劇講述了歷城村民劉延寶一家幾代人為濟南戰役犧牲的烈士守墓71年的感人故事,劉延寶的祖輩在革命年代不負重托,承諾守墓并寫下家訓,劉延寶與其父劉振順不忘祖輩遺志,這不僅是一句承諾,更體現著深厚的家國情懷。

濟南戰役紀念館《如你所愿》、萊蕪區鳳城街道《黨責為民》、萊蕪區茶業口鎮《血乳》、槐蔭區匡山街道《濟南戰役》榮獲二等獎;濟陽區委宣傳部《星星之火-濟陽第一黨支部的故事》、濟陽區委宣傳部《一袋谷子》、歷下區輔仁社區《回家》、萊蕪戰役紀念館《百合花》、鋼城區委宣傳部《永不消逝的電波》、天橋東街街道《美麗在天東》榮獲三等獎。


此外,最佳編劇獎花落山東大學《辛火銳影》,最佳配樂獎由濟陽區委宣傳部《一袋谷子》摘得,最佳創意獎則歸屬濟陽區委宣傳部《星星之火-濟陽第一黨支部的故事》。


同時,歷下區東關街道文化分館 《一雙布鞋和滿坡迎春花》、 萊蕪區委組織部 《有我》、 長清區歸德街道 《血戰臥牛山》、 鋼城區委宣傳部 《我為親人細熬雞湯》、 天橋區東街街道 《祖國您好》、 天橋區濼口街道 《黨旗在心中》、 市中區文聯 《對話1936》、 鋼城區委宣傳部 《我是一個兵》等作品也獲得了優秀節目獎。

評審團專家紛紛表示,此次大賽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盛會,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和心靈的對話。通過小戲小劇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重溫了濟南的革命歷史,彰顯了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賡續紅色血脈,砥礪奮進力量。濟南市將以此次大賽為新的起點,持續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性發展,不斷推出形式多樣的濟南紅色小戲小劇。同時,積極組織優秀作品進行展演和巡演,推動紅色小戲小劇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讓小戲小劇走進千家萬戶,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同樂、全民共享的良好文化氛圍,共同推動濟南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繁榮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強省會貢獻宣傳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