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春曉 報道
本報濟南訊 為加大就業援助力度,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印發《關于健全就業援助體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建立基本就業服務援助+專項就業政策援助+特定群體就業援助+急難就業援助的“四位一體”就業援助制度體系,推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綜合就業援助格局。
根據《通知》,就業援助對象實行實名制動態管理,主要包括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家庭的擇業期高校畢業生、臨時就業援助人員等四類人員。
在就業援助制度體系中,首要就是實行基本就業服務援助。我省對符合就業援助條件的人員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登記服務范圍,實施專業化和個性化就業援助,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加強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努力促進援助對象盡早就業。
同時,實行專項就業政策援助。《通知》明確,實行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援助,鼓勵就業困難人員到企業就業或靈活就業,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實行創業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援助,對有創業意愿的全面納入創業培訓,對符合條件的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免費場地或創業場所租賃補貼等支持政策,提升創業能力和創業成功率。實行職業培訓補貼和生活費補貼援助,對有培訓需求的就業援助對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全面提升職業技能。
對于特定群體,我省拿出了實打實的就業援助舉措。對農村剩余勞動力中的重點人群,全省統一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實行專項安置。對零就業家庭成員,通過鼓勵企業吸納、支持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辦法,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對低收入家庭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及時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精準推送符合其需求的針對性崗位,對有見習需求的納入見習安排,幫助其盡快實現就業創業。
此外,我省還實行急難就業援助。加強監測預警,制定應急預案,及時分析研判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災害、重大政策調整等突發因素對群眾就業的影響,及早采取有針對性的就業援助措施,降低集中規模性失業風險。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業齊魯·樂業山東行動。截至10月底,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5萬人,同比增長7.03%,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其中,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90%以上,居全國前列,全省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8.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萬人,均提前完成年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