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在3人飛行乘組中,山東籍航天員王亞平作為唯一的女性,備受關注。根據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神舟十三號任務中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這次中國人還將第一次在太空過春節。這意味著,王亞平將成為進駐中國空間站的第一位女航天員,也是第一次在軌駐留6個月的女航天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說,“中國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而神舟十三號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這意味著王亞平將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而且是第一次出現男女航天員出艙。

  此次計劃為期6個月的航天任務,是王亞平的第二次太空飛行,她曾是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的乘組成員。這意味著,王亞平是我國第一位“兩度出征太空”的女航天員。

  事實上,在王亞平第一次飛向太空時,也創造了兩個“第一”: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王亞平和聶海勝、張曉光搭乘神舟十號登上太空,成為中國80后飛向太空第一人。這就是說,在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中,王亞平是我國飛向太空的最年輕的航天員。之后,她站上了“最高講臺”,在太空艙內進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她也是我國首位成為太空老師的女航天員。

  女航天員擁有細心和耐力等優勢。國家高技術航天領域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黃志澄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認為,如果說空間站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為了人類拓展生存邊界做準備,一定需要男性女性的共同參與。另外,現階段女性航天員在太空中所碰到的生理問題,將會作為實例促進航天醫學進步,為今后更多的女性航天員在太空更好地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梳理王亞平兩次太空出征創造多個“第一”,在讓家鄉人民敬佩和自豪的同時,人們也關注她的成長經歷。

  2013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刊物《職業(上半月刊)》第19期刊發《王亞平:櫻桃村里的“飛天女”》一文,對王亞平的成長經歷敘述詳細:王亞平是農家女,1980年出生于”櫻桃之鄉”煙臺市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1996年,王亞平推著自行車準備去鎮上賣櫻桃。路上遇到幾個同學,得知濟南空軍來招飛行員的消息。王亞平自小成績優異,而且是出了名的體育健將。在同學們的鼓勵下,17歲的王亞平懵懵懂懂地報了名。那次共招37人,山東只要5個人,她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順利通過了所有的體檢和測試,拿到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在飛行學院的4年時間里,她們進行了“魔鬼式”的訓練,拉練、跳傘、飛行……每一項對于女性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但王亞平卻沒有喊過一聲苦。有一次,學校舉行7000米長跑,王亞平跑了第一名。

  4年大學畢業后,王亞平被分到武漢空軍某部隊,成為一名運輸機飛行員,那時她21歲。運輸機飛行員和航天員之間還有遙遠的距離。2003年,當楊利偉載著神舟五號飛船順利升空時,王亞平萌生了一個想法:現在中國有了男航天員,什么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她要成為一名女航天員。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王亞平圓夢的機會來了。2010年,王亞平經過嚴格體檢和評估,成為預備航天員中的一員。接下來,便是嚴苛的訓練。王亞平每一次訓練時所承受的強度,都和男航天員一樣。

  2018年3月2日,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王亞平接受解放軍報記者采訪說:“能夠再次飛上太空,是我現在最大的夢想”“我把每次任務都當成是一次戰斗,從不懈怠。”王亞平表示,飛天之路從來不偏愛女性,女航天員的付出往往更多,但一代代航天人就是在這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激勵下,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

  2017年8月,王亞平等多位中外航天員在山東煙臺海域參加救生訓練。訓練的地點,離家鄉咫尺之遙,可她卻沒有回去過一次。

  2018年5月5日,王亞平接受新華社記者的采訪,對方問:如果面對21歲的自己,最想說些什么?王亞平想了想,回答道:“首先我想對自己說一聲,感謝你克服萬難,執著地堅持和守護了自己的夢想。然后我想囑咐21歲的自己,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到底,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要永遠相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王亞平兩次太空出征創造多個“第一”,那是鮮血和汗水澆灌的果實,是披荊斬棘、艱苦奮斗的結晶。

  上一次出征太空時,王亞平還沒有做媽媽,本次執飛神舟十三號并在軌駐留6個月,王亞平已是5歲女兒的媽媽。王亞平對女兒說:“媽媽要去太空給你摘星星回來,等著媽媽!”這是多么美好的期盼!作為家鄉人,我們由衷期盼和祝福她“摘星星”之旅平安順利!(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