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日前發布了山東濱州發現2例炭疽確診病例的報告,其中一名14歲患者已經死亡。

  文章始發網站截圖

  報告介紹,該14歲患者是一名學生。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7月28日,該患者突然出現發熱、乏力、干嘔、腹瀉、抽搐等癥狀,當晚和7月30日兩次被送到劉廟村衛生室就醫。7月31日,該患者在村衛生室輸液時出現突發意識不清、破傷風、頸部強直等癥狀,被轉送濱州醫科大學醫院救治。

  8月6日,該患者自愿出院,并于當天死亡。根據腦脊液,血清抗體以及血培養檢查,死亡原因專家初步判斷是由敗血癥引起的腸炭疽或腦膜型炭疽。

  另一病例是一名從事屠宰牛的35歲男子,曾于7月25日在上述14歲患者的家中屠宰了從陽信縣文店鎮購買的病牛。疾控部門在對14歲病例進行流調時,該男子曾隱瞞真相,后經公安機關調查和核實,8月8日被確定為疑似病例,隨后其被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皮膚炭疽。該患者目前已被轉移到傳染病醫院進行隔離和治療。

  資料圖 圖源:中國政府網

  報告介紹,賣牛人說,這些牛是7月初從吉林省購買的。據受訪者稱,在屠宰過程中,黑血在地上流動,內臟散發出異味。這些事件反映出他們對炭疽病的預防和控制缺乏認識,考慮到他們的經濟負擔和混亂的私人牲畜交易,炭疽病爆發的風險相當大。

  山東疾控專家介紹防控情況

  近日,記者就公眾關注的濱州市陽信縣2例炭疽病例采訪了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所所長寇增強。

  據寇增強介紹,8月6日濱州市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報告1例疑似炭疽病例,患者于當日下午死亡。根據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的安排,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時間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第一時間派員會同國家專家組趕赴現場,第一時間指導當地開展流調處置。專家組綜合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和臨床表現,診斷為腸型炭疽。該病例為濱州市陽信縣的1名14歲學生,家庭成員中多人從事養牛、屠宰等職業,庭院中有屠宰設施和冷庫。

  據了解,該病例多次經過屠宰現場,還參與了冷庫牛肉的搬運。疾控人員從庭院和冷庫采集的環境標本中檢出了炭疽桿菌。據此,專家組判斷由于炭疽桿菌污染了居家環境或食物,病例通過接觸或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感染。第2例病例曾在第1例病例家里切割過1頭病牛,目前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診斷為皮膚炭疽,病情穩定,恢復良好。

  據了解,當地在國家和省專家組的指導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相關環境和物品進行消殺和無害化處理,排查隔離33名密切接觸者,未出現異常狀況,已解除隔離。

  寇增強說,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主要流行于牛、馬、羊等草食動物中,人通常是通過接觸患病動物或動物制品被感染。感染炭疽的人群多為從事牛羊養殖、屠宰和皮毛加工的人員。人感染炭疽病例以皮膚炭疽最為常見,肺炭疽及腸炭疽較為少見,但病死率高;炭疽在人和人之間不易傳播,可防可治。

  針對炭疽防控,山東省已制定專門工作方案,聯合畜牧部門開展綜合技能培訓,提高基層監測及防治能力。預防炭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接觸傳染源,發現牛、羊等動物生病或突然死亡,不接觸、不宰殺、不食用、不買賣,立即報告當地農業畜牧部門處理。

  北京等多地報告炭疽疫情

  炭疽疫情近期在我國北方地區陸續發現幾起。8月9日,北京市報告1例外地來京就診肺炭疽病例。根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該病例來自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另據山西省衛健委消息,山西省文水縣近期發生疑似皮膚炭疽疫情。該縣劉胡蘭鎮中心衛生院8月12日報告,該鎮保賢村近日陸續有9名村民出現四肢丘疹、繼而變為水泡、潰破結痂變黑,且有水腫、淋巴腫等相似癥狀。據了解,9人均在保賢村從事肉牛飼養、屠宰、販賣等相關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治法》,炭疽屬于我國的乙類傳染病。中國疾控制中心網站資料介紹,炭疽是炭疽芽胞桿菌引起的人獸共患性傳染病。人類主要通過接觸牲畜的毛皮和肉類,攝入污染食物,或是通過吸入污染有炭疽芽孢的塵埃和氣溶膠感染。

  炭疽究竟是什么?

  會不會人傳人?

  應該如何有效預防?

  一圖讀懂

  ↓↓↓

  擴散周知!

  來源:山東政事、北京日報、界面新聞、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