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張依盟 通訊員 黃克明 王力

  山東省構建“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

  ◆今年以來止付資金146億余元

  ◆提醒重點防范四類詐騙

  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今年以來,我省積極構建“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打擊治理攻堅戰,“抓防范、強治理、降發案”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總隊長李民介紹,全省公安機關強化防范反制,共攔截詐騙電話382萬余次、詐騙短信371萬余條,封堵詐騙網址、APP98萬余個。涉案資金快速止付凍結工作機制先后止付資金146億余元,凍結涉案資金31億余元。精準開展預警勸阻工作,成功預警256萬余人次。堅持“大水漫灌”與“精準滴灌”相結合,全媒體、全天候開展防范宣傳,群眾防范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強化破案打擊,立足本地窩點打陣地戰,集合優勢警力打集群戰,聚焦黑灰產業打殲滅戰,共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55名,同比分別上升29%和71.1%。充分發揮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能作用,深入開展“斷卡”行動,查扣銀行卡、手機卡6萬余張。堅持落實一案雙查,嚴格電話用戶、資金賬戶身份證件核查和監督管理,聯合懲戒銀行通信失信人員1600余名。目前,全省涉案“兩卡”數量大幅下降。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網絡詐騙案件占比超過80%。結合我省發案形勢,提醒廣大群眾重點防范以下四類詐騙:一是兼職刷單詐騙。犯罪嫌疑人以線上店鋪刷信譽等為幌子,引導受害人刷單付款,當刷單交易額變大后,再編造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二是辦理貸款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虛假網站、短信等途徑,發布“無抵押、低利息、放款快”虛假廣告,通過預付利息、手續費、保證金實施詐騙。三是冒充客服詐騙。犯罪嫌疑人冒充電商平臺客服,謊稱受害人購買物品出現問題,或冒充快遞工作人員謊稱快遞丟失,可以退款、理賠,誘導被害人提供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實施詐騙。四是網絡投資理財詐騙。犯罪嫌疑人利用社交軟件或征婚交友平臺,尋找受害人騙取信任或建立感情,隨后謊稱掌握內部信息誘導受害人“投資理財”實施詐騙。

  據通報,今年6月7日14時許,煙臺市某公司老板報警稱:有人在微信上假冒其轄區領導以幫忙轉賬辦事為名詐騙96萬元。接到報案后,煙臺反詐中心聯合萊陽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聯合攻堅。因詐騙分子藏匿境外,被騙的96萬元在10分鐘內通過多個賬戶被轉移分散。專案民警通過海量數據分析、研判確定部分資金轉入湖北籍潘某賬戶,專案民警立即奔赴湖北省輾轉多個地市,異地奮戰20余天,最終抓獲以方某為首的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嫌疑人5人,查扣pos機8臺、銀行卡14張、手機11部、電腦1臺。經查,該團伙自2020年9月起,通過網上購買pos機、組織人員在湖北省武漢市,使用信用卡、pos機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轉移贓款,涉案總金額500余萬元。目前,方某等5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這類案件詐騙團伙分工細致,手法專業,受害人一旦轉賬,他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受害人的財產轉移出去,資金攔截的難度非常大。”辦案民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