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海洋經濟大市建設 的重點任務和舉措。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益額介紹了煙臺市水產種業發展相關問題。記者從會上獲悉,力爭到2025年,煙臺市苗種繁育能力明顯提升,年產各類水產苗種5000億單位以上,產值達到50億元。水產種業產量、產值保持全國領先。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煙臺市將立足實際,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秉持“發展養殖,種業先行”思路,以水產種質資源庫建設、良種選育和苗種繁育為主線,大力實施水產種業苗種產業化、品牌化和科技化戰略,不斷優化和完善水產種業產業結構,提高優質水產苗種生產能力,打造中國水產種業北方繁育基地。
加強頂層設計。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正研究編制《煙臺市現代水產種業發展規劃》,研究制定《關于加快現代水產種業發展的意見》,科學布局煙臺市水產種業發展,打造中國水產種業北方繁育基地。中國水產種業北繁基地的總體空間布局為:“一核、一帶、五區”;一核:北方水產種業基地創新發展核心區;一帶:煙臺沿海水產種業發展帶(煙臺市所轄沿海地帶);五區:東部海水種業綠色發展集聚區、西部海水種業綠色發展集聚區、南部海水種業綠色發展集聚區、北部海水種業綠色發展集聚區、中部淡水種業綠色發展集聚區等。重點建設:打造中國北方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基地、打造國家級水產原良種繁育基地、依托開發區打造水產種業科創基地、依托自貿區開發片區打造全球水產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成我國北方規模最大、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海水養殖良種“育繁推”一體化的示范市,顯著提升煙臺種業競爭力。
著力攻關水產優良品種和新品種。引導重點水產種業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建立種業科技創新中心與支撐服務平臺,開展魚、蝦、貝、藻、參等大宗水產生物現代種業創新與示范工程。重點培育“名優、抗逆、生產性能好”的水產新品種,魚、蝦、貝、藻、參選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新水產種業人才引進、管理與使用機制,培養和吸引國內外優秀水產種業人才,充分發揮水產種業領域領軍人才的幫帶引領作用。
創新水產種業發展機制。著力培育“育、繁、推”一體化水產種業龍頭企業,打造水產聯合育種基地,發揮水產種業企業在原良種保護、保存、選育及新品種研發和推廣的主力軍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優勢水產種業企業做大做強、做專做精,逐步形成大中小、多層次協調發展的水產種業產業格局。引導水產種業企業強化品牌意識,加強品牌資源整合及品牌推介力度,著力打造煙臺水產種業品牌。
強化水產種業發展保障措施。加大水產種業政策資金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產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新品種選育、品種試驗示范、水產原良種場及繁育基地建設、種質監測鑒定、潛力水產品種儲備等工作。加強水產種業監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水產種業全程可追溯和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督和日常執法。支持水產種業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水產種業發展中的協調、服務、維權、自律作用,提升協會在水產種業發展政策研究、人才培養與交流、技術與產品推廣及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服務功能。
煙臺市將通過不斷創新水產種業發展體制機制,健全水產種業產業體系,提高水產優良品種自主研發能力和覆蓋率,打造中國水產種業北方繁育基地。力爭到2025年,煙臺市苗種繁育能力明顯提升,年產各類水產苗種5000億單位以上,產值達到50億元。水產種業產量、產值保持全國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