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傳強介紹“十四五”期間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 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到2025年,力爭省級及以上海洋科技創新平臺達到35家,涉海 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0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煙臺市將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化 工作措施,破解海洋經濟發展難題,厚植發展新優勢。
強化創新發展措施。立足海洋產業關鍵領域,重點實施藍色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實施領軍人才、海外人才、基礎支撐人才等集聚工程,落實泰山學者藍色產業領 軍人才團隊支撐計劃。統籌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加快搭建全市智慧海洋大數據平臺,打造市級海洋大數據管理服務體系。積極吸引國內知名的涉??蒲性核?、央 企研發機構落戶煙臺 ,形成涉海研發集群效應。到2025年,力爭省級及以上海洋科技創新平臺達到35家,涉海高新技術企 業超過60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 和“小巨人”企業。
強化協調發展措施。以港聚產、以產興城、以城促港,推動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加強海洋經濟信息化建設水平,建立健全海洋經濟運行監測體系。完善海域空間 規劃和海洋生態紅線管理制度,完善海域海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全面推進海域使用權招拍掛出讓管理工作。建立環保、海洋、海事、公安、交 通、城管等多 部門組成的聯合海上執法管理機制,全面推進“港長制”,打造和諧平安海洋。
強化綠色發展措施。到2025年,全市海洋保護區管理機制基本建立,海洋保護區占管轄 海域面積比重超過20%,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40%,海水水質功能區達 標率100%。
強化開放發展措施。到2025年,推進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建設取得明顯 成效,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快速推進,涉海外商投資比例超過25% ,盡快形成全方位、多層次、 寬領域的區域海洋經濟合作新藍圖。
強化共享發展措施。堅持陸海統籌、島陸共享。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推進 陸海統籌、河海共治、設施共建、環境共管、成果共享。啟動 實施近百項海洋領域重點工程項目,全力實現海洋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構建起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聚力為國家提供更多優質海洋產品。重點支持陸基循環水三文魚養殖、挪威海洋牧場、蛤蜊產業園、萊州明波育種中心、山東安源種業科技現代漁業園區、煙臺 金優食品等項目建設,提升育、養、加工全鏈條發展水平,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高端、安全的海洋產品。
聚力為社會提供更多海洋發展機遇。重點支持風電母港產業園、東方航天港產業園、艾多美配套 企業產業園、金正環保水處理產業園、煙臺北斗空間信息產業 園、西海岸軍民融合產業園、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環渤海藥物高等研究院等項目建設。
聚力為人民提供更多海洋文旅產品。重點支持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煙臺丁字灣文化旅游城、“耕海一號”二期“海洋牧場+海洋文旅”綜合體、芝罘海上牧 歌漁業綜合體、長島博物館改擴建等 項目建設。
聚力為行業提供更多基礎設施保障。重點支持華電萊州海水淡化工程、長島海水淡化供水運營保障工程、海陽核電核能供熱項目、國電投海上風電項目、華能海 上風電項目、 煙臺西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蓬萊東港區擴建工程、南隍城島陸島交通碼頭工程、砣磯島陸島交通 碼頭工程等項目建設。
聚力為近海提供更多修養生息空間。重點支持長島海洋類國家公園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長島生態系統修復工程、海洋經濟創新區沿海環境提升工程、現代 化海洋牧場示范項目、漁業資源增殖 放流行動、海水養殖環境治理行動等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