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

  3月31日,山東省水利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水利地方標準編制實施情況。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以來,山東省水利廳共組織編制完成水利地方標準59項,其中52項已經省標準化主管部門發布實施,17項地方標準正在編制中,今年新提報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13項,內容涵蓋農村水利、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水文水資源、節約用水、河湖管理、水旱災害防御、水利安全生產、水利信息化等多個領域,全省水利標準體系逐步健全完善。

  具體來看,著眼于提升取用水監控監管能力,山東發布實施了《水資源(水量)監測技術規范》《水資源監控設施運行維護規范》等地方標準,對提高監測計量覆蓋面、數據質量、成果應用等做出了明確技術要求。

  著眼于健全完善用水定額體系,山東先后制(修)訂了《山東省農業用水定額》《山東省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山東省重點工業產品用水定額》及部分服務業用水定額,目前,山東省級現行有效用水定額標準共1405個,涉及174個行業類別,基本建立起覆蓋全省主要工業產品、高耗水行業、農業生產等具有山東特色的用水定額體系。

  著眼于構建水利安全生產隱患雙重預防體系,近兩年山東發布實施了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單位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2項細則以及雙重預防體系灌區工程、河道工程、水庫工程、引調水工程等4類水利工程8項實施指南。

  山東省水利廳科技與對外合作處處長劉繼永介紹,經過多年努力,山東發布的水利地方標準,對最嚴格水資源制度、節水行動的實施和水利安全預防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一是發布實施的《水資源(水量)監測技術規范》《水資源監控設施運行維護規范》等系列地方標準,進一步規范了全省水資源監控監測行為,引領和推動了水資源管理規范化發展,更加注重把監測數據“用起來”,為優化全省取用水監測體系,調整監控點布局,使國控點上傳省平臺的數據與水資源稅取水核定量相匹配,推進山東水資源科學化、智能化管理和水資源稅征收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是節水定額系列標準在全省開展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核定下達用水計劃、節水評價、節水型單位創建及節水監督管理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省各行業各領域節水工作深入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節水成效顯著,全省水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實現了水資源支撐保障能力、全社會節水水平的“雙提升”,在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的情況下,用水總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10億立方米左右。

  三是水利行業雙重預防地方標準體系的構建,將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融合到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中,融合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全要素中,為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單位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推進了水利行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規范了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單位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行為,有效提升了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